[發明專利]用戶設備配對方法及裝置在審
申請號: | 201410478035.6 | 申請日: | 2014-09-18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701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發明(設計)人: | 楊晶;張勁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H04B7/04 | 分類號: | H04B7/04;H04B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凱 |
地址: | 201206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用戶 設備 配對 方法 裝置 | ||
1.一種用戶設備配對方法,其特征在于,應用于多用戶多輸入多輸出系統中,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在形成的波束中,確定用戶設備對應的波束;
判斷任意兩個用戶設備對應的波束之間的相關性間距是否大于預設間距;
在所述任意兩個用戶設備對應的波束之間的相關性間距大于預設間距時,確定所述任意兩個用戶設備作為配對用戶設備;
在所述任意兩個用戶設備對應的波束之間的相關性間距小于預設間距時,確定所述任意兩個用戶設備不進行配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在形成的波束中,確定用戶設備對應的波束包括:
獲取用戶設備發送的預編碼矩陣指示以及秩指示;
根據所述預編碼矩陣指示以及所述秩指示,確定所述用戶設備對應的波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8根天線;所述預編碼矩陣指示包括第一矩陣編號以及第二矩陣編碼,所述第一矩陣與所述第二矩陣的乘積為預編碼矩陣;
所述根據所述預編碼矩陣指示以及所述秩指示,確定所述用戶設備對應的波束包括:
根據所述秩指示,確定所述用戶設備并行發送的數據流個數;根據所述第一矩陣編號以及所述第二矩陣編號,確定所述用戶設備的每一個數據流對應的波束,以及其在所述基站形成的波束中的波束編號。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波束利用波束編號進行區分,波束編號取值為0、1、2……,波束編號差值表示波束之間的相關性間距,所述預設間距按照下述方法預先設定:
針對任意兩個波束,確定在一個波束最大天線增益方向上,波束之間的天線增益差值最接近預設門限,且在另一個波束最大天線增益方向上,波束之間的天線增益差值不小于所述預設門限時,波束之間的編號差值;
從獲得的多個任意兩個波束的編號差值中,選擇最大的編號差值作為所述預設間距;
所述判斷任意兩個用戶設備對應的波束之間的相關性間距是否大于預設間距包括:
判斷任意兩個用戶設備對應波束的波束編號差值是否大于所述預設間距。
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波束利用波束編號進行區分,波束編號取值為0、1、2……,波束編號差值表示波束之間的相關性間距;
所述判斷任意兩個用戶設備對應的波束之間的相關性間距是否大于預設間距包括:
判斷任意兩個用戶設備對應的波束中,波束編號差值是否至少大于其中一個波束對應的預設間距;
其中,所述波束對應的預設間距按照下述方法預先設定:
對于任意一個波束,確定在其最大天線增益方向上,與其天線增益差值最接近預設門限的另一個波束,且在所述另一個波束最大天線增益方向上,波束之間的天線增益差值不小于所述預設門限時,波束之間的編號差值,并將所述編號差值作為所述波束的預設間距。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確定用戶設備對應的波束個數包括多個時;
所述判斷任意兩個用戶設備對應的波束之間的相關性間距是否大于預設間距包括:
判斷任意兩個用戶設備中其中一個用戶設備對應的每一個波束與另一個用戶設備對應的每一個波束之間的相關性間距是否均大于預設間距。
7.一種用戶設備配對裝置,其特征在于,應用于多用戶多輸入多輸出系統中的基站,所述裝置包括:
波束確定模塊,用于在基站形成的波束中,確定用戶設備對應的波束;
判斷模塊,用于判斷任意兩個用戶設備對應的波束之間的相關性間距是否大于預設間距;
第一配對確定模塊,用于在所述判斷模塊確定所述任意兩個用戶設備對應的波束之間的相關性間距大于預設間距時,確定所述任意兩個用戶設備作為配對用戶設備;
第二配對確定模塊,用于在所述判斷模塊確定所述任意兩個用戶設備對應的波束之間的相關性間距小于預設間距時,確定所述任意兩個用戶設備不進行配對。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確定模塊包括:
反饋信息獲取單元,用于獲取用戶設備發送的預編碼矩陣指示以及秩指示;
波束確定單元,用于根據所述預編碼矩陣指示以及所述秩指示,確定所述用戶設備對應的波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7803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