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77628.0 | 申請日: | 2014-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082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建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建福 |
| 主分類號: | A61K36/804 | 分類號: | A61K36/804;A61P29/00;A61P19/02;A61K35/64;A61K35/58;A61K35/56;A61K35/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1254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類風濕 關節炎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醫藥領域,涉及一種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類風濕關節炎的病因至今并不十分明了,目前大多認為其是人體自身免疫性疾病,亦可視為一種慢性的綜合征,表現為外周關節的非特異性炎癥。此時患病關節及其周圍組織呈現進行性破壞,并致使受損關節發生功能障礙。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女性是男性的2~3倍;歐美國家的發病率明顯高于國人。?
中醫認為類風濕關節炎多由風寒濕邪氣乘虛侵入人體,或素有蘊熱,風寒濕郁久化熱,留滯經絡,閉塞不通而成,若日久不愈,肝腎虧損,筋骨失于濡養,以致關節畸形僵硬。中醫對于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的理論認為“風寒濕邪,痹阻經脈,致使經脈不通,不通則痛”,所以中藥治療即當以祛風散寒、解痙通絡、活血化淤為目的,同時亦須溫腎助陽、扶正固本,以達強筋壯骨、根除關節炎癥之功效。而西醫對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上主張抗炎、免疫治療,常用免疫抑制劑、激素及非甾體抗炎藥綜合治療,但這些藥物付作用較多,而且停藥后復發率較高。?
類風濕性關節炎常常表現疼痛關節固定,入夜尤甚,舌質祡等“血瘀”證象,在血液流變學指標方面均相應增高,中醫藥治療能夠活血化瘀、通絡止痛、通絡止痛,對于改善“血瘀”癥有明顯的效果。。本發明類風濕還原湯加減為純中藥制劑,無毒副作用,具有顯著的效果。?
技術內容?
本發明的目在于提供一種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該組合物根據類風濕疾病的辨證分析,采用多種中藥進行配制,該組合物根據臨床辨癥使用,針對性強,見效快,用藥時間短,治療徹底,無毒副作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實施如下:?
一種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組合物由下述中藥組成:陳皮、當歸、白芍、熟地黃、生地黃、防風、獨活、羌活、穿根藤、黃芪、石南藤、威靈仙、蒼術,露蜂房、全蝎、白花蛇、烏蛸蛇、地龍、穿山甲、茯苓、黨參、地鱉蟲、丹參、赤芍、白術、川芎、人參、甘草、防己、桑枝、狗脊、一條根。?
本發明所述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用各中藥的重量配比為:陳皮5-10份、當歸3-5份、白芍8-10份、熟地黃10-12份、生地黃10-15份、防風5-8份、獨活2-5份、羌活8-10份、穿根藤6-10份、黃芪12-15份、石南藤6-10份、威靈仙20-25份、蒼術10-12份,露蜂房2-8份、全蝎1-2份、白花蛇2-4份、烏蛸蛇1-2份、地龍6-10份、穿山甲1-2份、茯苓8-10份、黨參3-5份、地鱉蟲1-2份、丹參2-4份、赤芍6-10份、白術5-8份、川芎8-10份、人參6-10份、甘草10-12份、防己10-15份、桑枝3-5份、狗脊1-2份、一條根2-3份。?
本發明藥物組合物參考了多種醫學藥典,同時輔以多年臨床應用的優化,克服了禁忌組合的問題,具體選用中藥的藥理學基礎為:?
陳皮:性溫,味辛、苦,歸脾經、胃經、肺經。功效:理氣健脾,調中,燥濕,化痰。主治脾胃氣滯之脘腹脹滿或疼痛、消化不良;濕濁阻中之胸悶腹脹、納呆便溏;痰濕壅肺之咳嗽氣喘;用于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當歸:性溫,味甘、辛、苦,歸肝、心、脾經。功效: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主治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結聚、崩漏、虛寒腹痛、痿痹、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后重、癰疽瘡瘍、跌撲損傷。?
白芍:性涼,味苦、酸,入肝、脾經。功效: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主治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熱。?
熟地黃:性溫,味甘,歸肝;腎經。功效:補血滋潤;益精填髓。主治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崩不止、肝腎陰虧、潮熱盜汗、遺精陽痿、不育不孕、腰膝酸軟、耳鳴耳聾、頭目昏花、須發早白、消渴、便秘、腎虛喘促。?
生地黃:性涼,味甘、苦,歸心、肝、腎經。功效:清熱、生津滋陰、養血。主治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秘。?
防風:性微溫,味辛、甘,歸膀胱、肝、脾經。功效: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定搐。?
主治外感表證、風疹瘙癢、風濕痹痛、破傷風。?
獨活:性微溫,味辛、苦,歸肝、腎、膀胱經。功效:祛風勝濕、散寒止痛。主治風寒濕痹、腰膝疼痛、少陰伏風頭痛、頭痛齒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建福,未經陳建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7762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硅片太陽能電池的非酸性各向同性回蝕
- 下一篇:沖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