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桑黃人工菌棒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76180.0 | 申請日: | 2014-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509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功;蔡為明;金群力;魯浙安;余建妹;王建立;方錦棋;童云山;宋德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淳安千島湖桑都食用菌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侯蘭玉 |
| 地址: | 311715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人工 栽培 方法 | ||
1.一種桑黃人工菌棒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從野生桑黃子實體上分離的菌株經純化后接種到母種培養基中培養獲得桑黃母種,桑黃母種接種到原種培養基上培養獲得桑黃原種;將桑黃原種接種到栽培種培養基上培養獲得桑黃栽培種;原種培養基和栽培種培養基主要是由桑枝木屑、麥皮、玉米粉和石膏粉混合而成;
(2)將桑黃栽培種接種到菌棒中進行出芝培養:
菌棒的制備:菌棒的組成同原種培養基,將桑枝木屑進行全面噴水預濕,濕度控制在60%-70%,充分預濕后加入麥皮、玉米粉和石膏粉進行拌料,混合均勻后裝塑料袋,袋體直徑為15-17cm,長度為50-55cm,得到用于培養桑黃的菌棒;菌棒經滅菌后采用桑黃栽培種進行接種;接種后的菌棒放入培養室內避光培養,溫度控制在20-30℃,濕度控制在40-50%,培養60-90天;
(3)出芝管理:
a、當桑黃菌棒開始轉色變成黃色或者棕黃色時,移入大棚栽培,進行散射光培養,在移入前對大棚內放置菌棒處進行松土,松土深度10cm以上,松土后用石灰水進行消毒,然后將菌棒隔土架空后呈井字形疊層水平堆放,各菌棒的間距控制在5-8cm,大棚溫度控制在15-32℃,濕度控制在80-90%;
b、培養10天以上,待菌棒完全轉色成黃色或者棕黃色之后,在菌棒的外包裝袋上開口,開口控制在4-5個,開口完成后菌棒放回原處并使接種口朝下;
c、大棚每天通風2-3次,每次30-40分鐘;培養60-90天后得到桑黃子實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桑黃人工菌棒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菌棒進行高壓或常壓滅菌,高壓滅菌時壓力為3-5個大氣壓,溫度120℃,滅菌時間為6-8小時;常壓滅菌時壓力為1個大氣壓,溫度100℃,滅菌時間為24-36小時;滅菌后冷卻18小時以上至室溫。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桑黃人工菌棒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菌棒的接種過程如下:
a、在接種開始前,對接種箱進行清洗,然后把氣霧消毒劑按照每立方米8克進行點燃消毒;
b、將滅菌冷卻后的菌棒和桑黃栽培種放置在已消毒過的接種箱內,接種箱內用菌用氣霧消毒劑8g進行消毒,氣霧消失后進行接種;
c、打開栽培種和菌棒袋口,每袋菌棒接種3穴,孔穴直徑1.5cm,深1.5?cm~2cm,然后用套袋的方式進行封口。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桑黃人工菌棒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出芝管理的步驟b中,保持菌棒平放,接種口朝下,對菌棒外的塑料袋兩側開弧形口,開口總數控制在4-5個,一邊開口3個,另一邊在交錯的位置開口2個或3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桑黃人工菌棒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口的兩端朝上,開口弧線長約12-15cm。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桑黃人工菌棒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原種培養基和栽培種培養基的各原料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麥皮10-12%,玉米粉10-12%,石膏粉1%,余量為桑枝木屑。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桑黃人工菌棒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原種培養基和栽培種培養基的各原料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麥皮10%,玉米粉10%,石膏粉1%,余量為桑枝木屑。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桑黃人工菌棒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米粉的粒度為0.1-0.5mm,桑枝木屑的粒度為0.5-1.0?cm。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桑黃人工菌棒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出芝管理的步驟a中,在菌棒堆放時,先在土上平行于溝渠架兩根木條,木條高度為3-5cm,然后把菌棒平放于木條上,使菌棒不直接接觸土壤,各菌棒的間距為5-8cm,每層放3個菌棒,各層菌棒之間呈井字形疊層堆放并用木條相隔避免菌棒之間接觸,最高3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淳安千島湖桑都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未經淳安千島湖桑都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7618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紅樹林種植泥模制作機
- 下一篇:南方藍莓的扦插繁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