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在便攜式終端中調整鏡頭的設備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76134.0 | 申請日: | 2014-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0252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尚輝;羅杰;黃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三星通信技術研究有限公司;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N5/232 | 分類號: | H04N5/232;H04N13/239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銘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王艷嬌;張云珠 |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便攜式 終端 調整 鏡頭 設備 方法 | ||
提供一種用于在便攜式終端中調整鏡頭的設備,包括:鏡頭單元,包括第一鏡頭和第二鏡頭,用于聚焦被攝體;傾角確定單元,用于確定第一鏡頭和第二鏡頭在被攝體被聚焦后應向被攝體傾斜的角度;以及光學圖像穩定器單元,包括第一光學圖像穩定器和第二光學圖像穩定器,其中,第一光學圖像穩定器用于促使第一鏡頭向所述被攝體傾斜確定的角度,第二光學圖像穩定器用于促使第二鏡頭向所述被攝體傾斜確定的角度。根據所述設備和方法,能夠利用便攜式終端中的光學圖像穩定器來調整第一鏡頭和第二鏡頭在進行3D拍攝時的傾斜角度,從而獲得逼真的立體圖像。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體來說涉及在便攜式終端中拍攝3D(3維)圖像的技術。更具體地講,涉及一種在具有3D拍攝功能的便攜式終端中調整鏡頭的設備和方法。
背景技術
拍攝3D的設備通常采用兩個鏡頭(即,第一鏡頭和第二鏡頭)進行拍攝。具體說來,為了模擬人眼,第一鏡頭和第二鏡頭沿水平放置并間隔一定的距離,這里,作為示例,第一鏡頭和第二鏡頭可分別對應于人的左眼和右眼,相應地,圖像傳感器采集分別對應于左眼視圖和右眼視圖的3D圖像(包括左視圖和右視圖)。當用戶通過3D顯示設備觀看拍攝的3D圖像時,3D顯示設備將左視圖和右視圖分別呈現給用戶的左眼和右眼,從而使用戶在腦中將所述左視圖和右視圖感知為立體的視覺景象。
通常,人眼觀察遠處的物體時,雙眼的主光軸接近于平行,而人眼觀察近處的物體時,雙眼的光軸會向中心匯聚從而呈一定角度,并且人的雙眼偏離主光軸的角度會隨焦點的變化而進行調節。
但是,在目前的具有3D拍攝功能的便攜式終端中,第一鏡頭和第二鏡頭被設置為無法旋轉(如圖9A所示),即,兩個鏡頭的光軸只能是沿特定方向平行的兩條光軸,且光軸的角度無法隨焦點的變化而調節,這就使得當拍攝主體距離鏡頭較近時,拍攝出來的3D圖像重影嚴重,無法還原出真正意義上的立體視覺景象。
此外,雖然在大型3D拍攝設備中設置了用于促使鏡頭傾斜一定角度的電機裝置,但上述電機裝置結構復雜,成本較高,不宜安裝于便攜式終端中。
因此,現有的便攜式終端在拍攝3D圖像時難以獲得逼真的立體圖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在于提供一種在具有3D拍攝功能的便攜式終端中調整鏡頭的設備和方法。
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種用于在便攜式終端中調整鏡頭的設備,包括:鏡頭單元,包括第一鏡頭和第二鏡頭,用于聚焦被攝體;傾角確定單元,用于確定第一鏡頭和第二鏡頭在被攝體被聚焦后應向被攝體傾斜的角度;以及光學圖像穩定器單元,包括第一光學圖像穩定器和第二光學圖像穩定器,其中,第一光學圖像穩定器用于促使第一鏡頭向所述被攝體傾斜確定的角度,第二光學圖像穩定器用于促使第二鏡頭向所述被攝體傾斜確定的角度。
在所述設備中,傾角確定單元可根據用戶的輸入來確定所述角度。
在所述設備中,傾角確定單元可根據第一鏡頭和第二鏡頭在聚焦被攝體時靠近或遠離被攝體的距離來確定所述角度。
在所述設備中,傾角確定單元可在手動傾角確定模式或自動傾角確定模式下進行操作,其中,在手動傾角確定模式下,傾角確定單元根據用戶的輸入來確定所述角度;在自動傾角確定模式下,傾角確定單元根據第一鏡頭和第二鏡頭在聚焦被攝體時靠近或遠離被攝體的距離來確定所述角度。
在所述設備中,傾角確定單元可根據用戶的設置在手動傾角確定模式或自動傾角確定模式下進行操作。
在所述設備中,光學圖像穩定器單元的第一光學圖像穩定器和第二光學圖像穩定器還可分別促使第一鏡頭和第二鏡頭以抵消便攜式終端的抖動的方式進行傾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三星通信技術研究有限公司;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未經廣州三星通信技術研究有限公司;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761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