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極板、電致變色板、電致變色鏡及其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76002.8 | 申請日: | 2014-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6016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9 |
| 發明(設計)人: | 徐永大;孫曉源;黃周炫 | 申請(專利權)人: | LG伊諾特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55 | 分類號: | G02F1/1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鴻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許向彤;陳英俊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屬網格圖案 電極板 絕緣層 透明電極層 電致變色板 電致變色鏡 顯示裝置 金屬組件 上表面 基板 | ||
本發明提供一種使用ITO的電極板、電致變色板、電致變色鏡及使用所述電極板的顯示裝置。所述電極板包括:透明電極層;在所述透明電極層上的金屬網格圖案;絕緣層,該絕緣層設置在由所述透明電極層的上表面與所述金屬網格圖案所限定的空間中,且位于所述金屬網格圖案的金屬組件之間;以及在所述金屬網格圖案和所述絕緣層上的基板。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已主張相對于在2013年9月17日向韓國知識產權局申請的韓國專利申請No.10-2013-0111727的在先申請優先權,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合并在此。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一種使用銦錫氧化物(ITO)的電極板和電致變色板、電致變色鏡及使用上述電極板的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對于電阻型或靜電感應型觸摸屏來說,適用于液晶顯示裝置(LCD)和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以及諸如此類的透明電極和電極基本上是必要的構成元件。另外,透明電極被應用在光接收單元中、光發射單元和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也可以作為大面積透明電極應用在電致變色玻璃,即智能窗。此外,透明電極可以應用在需要具有電磁波防護功能的透明薄膜及施加了該透明薄膜的透明玻璃。因此,其應用范圍大大擴展。
銦錫氧化物(ITO)(將其薄薄地涂布在光學玻璃上)是迄今為止商品化了的透明電極中的一種典型透明電極。通常,利用濺射工藝、數字印刷工藝以及諸如此類,通過在玻璃基板上以薄膜形式形成包含ITO顆粒的電極材料來制造ITO透明電極。在多數電產品(如觸屏等等)中,ITO透明電極能夠滿足性能需要,這方面是有利的。
然而,既然ITO透明電極是利用ITO顆粒制造的,由于ITO顆粒的大小均勻性、分布/分散等等的限制,其柔性還不能夠達到應用到柔性應用產品的程度,在這方面是不利的。隨著柔性應用產品變得流行以及由此增加的研究和開發,ITO透明電極彎曲特性的問題出現。
另外,由于相比導電金屬,傳統ITO透明電極具有相對較高的電阻,當它應用在中等或大面積的電產品時,這方面是有問題的,降低了產品的反應速度。特別地,當它用作電致變色鏡、顯示裝置等等的前電極或觸摸屏板時,由于ITO透明電極相對低的反應速度,降低了變色和脫色的控制速度,或者降低了顯示裝置的觸摸反應,因此,在降低使用者便利性方面是有問題的。
此外,由于在大面積設備(如智能窗或顯示設備)中安裝面積逐漸增加,用于電極控制的端子的尺寸和數量增加,相應地,驅動電路單元的端子的數量也增加。因此,制造工藝變得復雜并且生產成本增加,在這方面是不利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方面可以提供一種能夠改善ITO透明電極柔性的電極板。
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另一方面可以提供一種能夠使ITO很容易地應用于大面積產品的電極板。
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另外一方面可以提供一種電致變色板、電致變色鏡及使用包含ITO的上述電極板的顯示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個方面,一種電極板可以包括:透明電極層;在所述透明電極層上的金屬網格圖案;絕緣層,該絕緣層設置在所述透明電極層的上部與所述金屬網格圖案之間;以及在所述金屬網格圖案和所述絕緣層上的基板。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透明電極層可以是ITO(銦錫氧化物),可以具有或以下的厚度。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金屬網格圖案的厚度范圍可以為0.1到5μm。優選地,所述金屬網格圖案的厚度范圍可以為0.1到3μm。更優選地,所述金屬網格圖案的厚度范圍可以為0.1到1μm。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金屬網格圖案的圖案組件的寬度范圍可以為0.1到10μm。優選地,所述金屬網格圖案的圖案組件的寬度范圍可以為1到7μm。更優選地,所述金屬網格圖案的圖案組件的寬度范圍可以為2到5.3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LG伊諾特有限公司,未經LG伊諾特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7600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