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纜及制造光纜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75658.8 | 申請日: | 2009-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0742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1 |
| 發明(設計)人: | R·M·伯恩斯;A·V·菲利波夫;R·S·弗里蘭;D·W·霍托夫;W·W·麥卡爾平;C·L·泰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康寧光纜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4 | 分類號: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黃威;王智 |
| 地址: | 美國***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纜 制造 方法 | ||
用于制造光纜及光纜組件的方法包括在擠壓成形在光纖周圍的管內提供顆粒物質。所述粒子可被加速,使得在它們碰撞管時機械附著到管上。
相關申請
本申請要求2008年8月15日申請的美國臨時申請61/189,076的權益,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組合于此。
本申請與2008年7月31日申請的、題為“Optical Fiber Assemblies Having aPowder or Powder Blend at Least Partially Mechanically Attached”的美國申請12/221,118和2007年6月26日申請的、題為“Optical Fiber Assemblies Having RelativelyLow-Levels of Water-Swellable Powder and Methods therefor”的美國申請11/821,933有關,這些申請的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組合于此。
技術領域
本申請總體上涉及用于傳送光信號的光纖組件的制造方法。更具體地,本申請涉及具有相對低水平的機械附著的遇水膨脹粉末的光纖組件的制造及提供用于制造過程的顆粒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術
通信網絡用于傳送多種信號如話音、視頻、數據等。隨著通信應用需要更大的帶寬,通信網絡轉變為具有光纖的光纜,因為光纜相較銅導體能傳送非常大量的帶寬。此外,光纜相較于具有同樣帶寬容量的銅纜要小得多和輕得多。
在某些應用中,光纜暴露在濕氣中,隨著時間的過去濕氣可能進入光纜。濕氣可沿光纜遷移并進入光纜接續盒、建筑物等。為阻擋水遷移,光纜包括一個或多個阻擋水沿光纜遷移的構件。作為例子,傳統光纜通過在光纜內使用填充和/或液阻材料如凝膠或潤滑脂而阻擋水遷移。填充材料指具有光纖的管或腔體內的凝膠或潤滑脂,而液阻材料指在光纜內、但在容納光纖的腔體外面的凝膠或潤滑脂。凝膠或潤滑脂填充空隙使得水在光纜內沒有沿其而行的通路。另外,凝膠或潤滑脂填充材料襯墊和聯結光纖。
凝膠或潤滑脂填充材料也有缺點。例如,凝膠或潤滑脂較臟并可能從光纜端部滴下。當準備進行光連接時,還必須從光纖清除填充材料,這需要技術工人將清除材料帶入現場。早期的光纜設計通過在緩沖管外面使用干燥阻水構件如帶或紗阻擋水遷移而不需要液阻材料。這些干燥阻水構件通常包括超強吸水聚合物(SAP),其吸水并膨脹從而阻塞水通路,因而阻擋水沿光纜遷移。總的來說,遇水膨脹構件使用紗或帶作為SAP的載體。由于遇水膨脹紗和帶首先使用在容納光纖的腔體外面,除阻水之外,不需要解決另外的功能如聯結和光衰減。
最后,光纜在包圍光纖的管內使用遇水膨脹紗、帶或超強吸水聚合物 (SAP)代替凝膠或潤滑脂填充材料。總的來說,遇水膨脹紗或帶具有足夠的阻水能力,但不提供凝膠或潤滑脂填充材料的所有功能如襯墊和聯結。例如,遇水膨脹帶和紗由于相較典型光纖相對較大而體積大和/或可能具有相對粗糙的表面。為此,如果光纖壓在光纖上,遇水膨脹紗或帶可能引起問題。同樣,如果壓在光纖上,SAP也可能引起問題。在一些情形下,壓在傳統遇水膨脹紗、帶和/或SAP上的光纖可能經歷微彎曲,這可導致不合需要的光衰減水平和/或引起其它問題。此外,如果光纜不是綜合設計,所希望的光纖與管的聯結水平可能會是問題,既然綜合可實現聯結。
其它早期光纜設計使用管組件,該管組件使用松散SAP粉末高度填充以阻擋水在光纜內遷移。然而,光纜內傳統施加的松散SAP粉末產生問題,因為超強吸水粉末粒子由于未被附著到載體如紗或帶上而可能在光纜內遷移到一些位置處/積聚在這些位置。當光纜卷繞在盤上時,由于重力和/或振動,SAP粉末在低點積聚,從而導致光纜內不一致的阻水。同樣,松散SAP粉末從管端部自由掉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康寧光纜系統有限公司,未經康寧光纜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7565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