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組合式攪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72642.1 | 申請日: | 2014-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743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03 |
| 發明(設計)人: | 茅勁松;沈小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藍星有機硅(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15/00 | 分類號: | B01F1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楊軍 |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組合式 攪拌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應用于液態物料的攪拌裝置,特別涉及小口徑大容積容器內物料的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在工業生產領域,經常需要將多種物料混合均勻并達到某些性能指標后再包裝銷售;在物料混合的過程中經常需要將不同的物料從不同的容器中轉移至某特定的容器中,然后再使用與此特定容器匹配的攪拌設備進行攪拌;在攪拌合格后再將物料從該特定容器中轉移至包裝容器中。這是一種傳統的生產方式,存在一些問題,如物料多次轉移的過程中可能發生泄漏并造成環境污染;物料轉移步驟較多,浪費時間,降低生產效率;作業人員勞動負荷較大;原料容器中存在殘余物料,影響產品得率并產生大量浪費和環境污染;每次都需要使用全新的包裝容器并處置原料容器,造成資源浪費等等。
在此基礎上,爪型活動槳葉逐步被應用,因其在離心力及物料對槳葉的反作用力推動下,爪型活動槳葉將呈傘型張開,推動物料向下運動而實現物料的混合;同時爪型活動槳葉在靜止的狀態下受重力的作用而自動收縮,此特性可使爪型活動槳葉配合升降裝置自由穿行小口徑大容積容器,使包裝容器即成為攪拌容器,改善前述傳統生產方式的弊端。
其實爪型活動槳也有其不足之處:其一,當爪型活動槳葉較長的情況下,其自身的重力較大,旋轉產生的離心力及物料對槳葉的托力無法將槳葉完全張開,其作業半徑有限,容器內存在較大死角區域,其工作效率受限;其二,當爪型活動槳工作于物料分布不均勻容器時,其各槳葉由于受物料的反作用力不相同,使得各槳葉的張開程度也不相同,也使得整個系統的動平衡被破壞,從而損壞整套攪拌設備;其三,由于爪型攪拌槳葉的張開,需離心力及物料對槳葉的反作用力之和大于槳葉的自身重力才可實現,實際應用中我們只能將槳葉設計為旋轉時將物料下壓,以使得物料對槳葉產生向上托力而撐開槳葉,也就是現有爪型槳葉無法設計為將物料向上翻滾,在多層爪型槳葉的情況下無法實現槳葉對物料多方向的作用力,而使物料不規則運動完成高效混合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組合式攪拌裝置,它可以解決上述現有爪型攪拌槳存在的缺陷,它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組合式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軸,與攪拌軸固定連接的下半部分帶有外螺紋的軸套,軸套下端連接有帶內螺紋的槳葉固定環和限位塊,槳葉固定環上鉸接有槳葉,所述軸套的下半部分外螺紋與槳葉固定環的內螺紋相互匹配,槳葉固定環可沿螺紋相對于軸套上下移動,其螺紋上旋的方向與攪拌軸工作狀態下旋轉方向相反,所述軸套的上半部分無外螺紋且其直徑小于槳葉固定環的內徑,同時其長度大于槳葉固定環的高度,所述軸套上端還固定連接有槳葉固定罩,槳葉固定罩上設置有螺旋缺口,螺旋缺口與槳葉固定環上的槳葉位置相對應,且螺旋缺口的寬度大于槳葉寬度,以及槳葉固定罩直徑是槳葉固定環直徑的1.1-1.2倍。
本發明更進一步的技術特征是:
所述軸套與攪拌軸通過鎖緊螺栓固定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藍星有機硅(上海)有限公司;,未經藍星有機硅(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7264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