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納米鐵材料去除水體中藻類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71423.1 | 申請日: | 2014-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112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波;何義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鄭立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納米 材料 去除 水體 藻類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納米材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在高錳酸鉀預氧化的條件下,納米四氧化三鐵與聚丙烯酰胺聯合使用去除水中藻類的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湖泊富營養化的發展趨勢十分嚴峻,在26個國控重點湖泊中,水體中氮磷污染較高,相當一部分湖泊發生了水華災害[1]。2007年太湖藍藻水華事件,致使無錫市500萬人的飲用和生活用水嚴重短缺[2]。因此,水華爆發時藻類的治理是我國面臨的重大水環境問題。預氧化和混凝沉淀是兩種研究較多的除藻方法。預氧化一般為高錳酸鉀[3]、臭氧、二氧化氯等[4]強氧化劑,混凝沉淀一般使用聚合氯化鋁(PACl)[5]、硫酸鋁(AS)、殼聚糖等作為混凝劑,與聚丙烯酰胺(PAM)、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PDM)等作為助凝劑配合使用來達到除藻的目的[6]。將預氧化與混凝沉淀聯用也是常見的處理方法,如KMnO4預氧化后加入PACl與PAM進行混凝除藻[7]。
雖然鋁鹽作為混凝劑被廣泛使用[8],但實際上,鋁具有一定的生態毒性,飲用水中殘余鋁含量的增加對人體機能產生不利的影響[9-10],造成嚴重后果;同時,大量的鋁鹽殘留對生態系統也具有一定的毒性[11]。納米材料因其由于具有小尺寸效應和大的比表面積近些年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而納米Fe3O4作為磁性納米顆粒,在水處理中常被用來作為吸附劑吸附和回收廢水中的重金屬和有機物[12-13]。
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領域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含鋁混凝劑的替代品,以及用其去除水體中藻類的新方法。
參考文獻:
[1]黃慧慧,李祥,杜春蘭.我國湖泊富營養化研究情況概述[J].理論探討,2011(8):259-260.
[2]秦伯強,王小冬,湯祥明,等.太湖富營養化與藍藻水華引起的飲用水危機—原因與對策[J].地球科學進展,2007,22(9):896-906.
[3]Zhu?JW,Zhang?Z,Li?XM,Xu?XH,Wang?DH.Manganese?removal?from?the?Qiantang?River?source?water?by?pre-oxidation:A?case?study.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A,2009,10(3);450-457.
[4]Plummer?JD,Edzward?JK.Effects?of?chlorine?and?ozone?on?algal?cell?properties?and?removal?of?algae?by?coagulation[J].Water?SRT-Aqua,2002,51(6):307-318.
[5]Takaara?T,Sano?D,Konno?H,et?al.Affinity?isolation?of?algal?organic?matters?able?to?form?complex?with?aluminum?coagulant[J].Water?Sci?Technol:Water?Supply,2005.4(5/6):95-102.
[6]Ghernaout?B,Ghernaout?D,Saiba?A.Algae?and?cyanotoxins?removal?by?coagulation/flocculation:a?review[J].Desalin?Water?Treat,2010,(1/2/3):133-143.
[7]張龍,喬俊蓮,雷青.高錳酸鉀預氧化強化混凝去除綠藻的研究[J].環境科學學報,2013.33(1):73-78.
[8]王敏,童芳華.鋁鹽混凝劑的研究進展[J].江西化工,2005,(2);9-11.
[9]Gauthier?E,Fortier?I,Courchesne?F,et?al.Aluminum?forms?in?drinking?water?and?risk?of?A1?zheimer?disease[J].Environ?Res,2000,84:234-24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714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油田措施廢液處理方法
- 下一篇:一種多通道組合曝氣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