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風力發電機并網產生次同步振蕩的分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71315.4 | 申請日: | 2014-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8831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輝;李雨;李蘊紅;劉京波;吳林林;王皓靖;王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華北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賈磊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力發電機 并網 產生 同步 振蕩 分析 方法 | ||
1.一種風力發電機并網產生次同步振蕩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建立風力發電機經串聯補償電容接入無窮大電力系統的線性化系統模型;
求取所述線性化系統模型的靜態穩定點;
根據所述靜態穩定點求取所述線性化系統模型的系數矩陣的特征根及左、右特征向量;
根據所述特征根求取所述線性化系統模型的各次振蕩頻率,并根據所述左、右特征向量求取所述線性化系統模型中與所述各次振蕩頻率的振蕩模態強相關的狀態變量;
改變所述狀態變量的參數值,獲得所述各次振蕩頻率隨其對應狀態變量的參數值變化下的變化狀態;其中,
所述線性化系統模型包括線性化的:
風力發電機的葉片、齒輪箱和轉子的三質量塊軸系模型;
風力發電機的五階暫態模型;
風力發電機的變頻器轉子側控制系統模型;
風力發電機的直流側電壓模型;
風力發電機的變頻器定子側控制系統模型;
平波電抗器及變壓器的電磁暫態模型;
含有串聯補償電容的RLC輸電線路的電磁暫態模型;
無窮大電網模型;其中,
所述風力發電機的葉片、齒輪箱和轉子的三質量塊軸系模型為:
式中,為發電機的三質量塊軸系狀態方程,XM為三質量塊軸系方程的狀態變量,且XM=[Δθ1 Δθ2 Δθ3 Δω1 Δω2 Δω3],其中,Δθ1 Δθ2 Δθ3分別為葉片、齒輪箱和轉子的機械旋轉角微變量,Δω1 Δω2 Δω3分別為葉片、齒輪箱和轉子的機械角速度微變量;
uM=[ΔTw ΔTe]T;
其中,AM為XM的系數矩陣,uM為三質量塊軸系方程的輸入量,BM為uM的系數矩陣,M1,M2,M3分別為葉片、齒輪箱和轉子的轉動慣量,D1,D2,D3分別為葉片、齒輪箱和轉子的自阻尼系數,D12,D23分別為葉片和齒輪箱之間、齒輪箱和轉子之間的互阻尼系數,ΔTw,ΔTe分別為葉片的風力擾動力矩微變量、轉子的電磁轉矩微變量,H1,H2,H3分別為葉片、齒輪箱和轉子的慣性常數,k12,k23分別為葉片和齒輪箱之間、齒輪箱和轉子之間的軸系剛度的標幺值,ωb為系統轉速的基準值;
所述風力發電機的五階暫態模型為:
式中,為發電機的五階暫態狀態方程,XG為五階暫態的狀態變量,AG為XG的系數矩陣,uG為五階暫態的輸入量,BG為uG的系數矩陣,
并且,XG=[Δψqs Δψds Δψqr Δψdr]T
uG=[Δuqs Δuds Δuqr Δudr Δωr]T
其中,Δuqs、Δuds分別為定子電壓q、d軸分量變化量,Δuqr、Δudr分別為轉子電壓q、d軸分量變化量,Δψqs、Δψds分別為定子磁鏈q、d軸分量變化量,Δψqr、Δψdr分別為轉子磁鏈q、d軸分量變化量,ωs為定子磁場速度,ωb為系統轉速的基準值,Δωr為轉子轉速增量,Rs、Rr分別為定子電阻和轉子電阻,Xs、Xr分別為定子漏電抗和轉子漏電抗,Xm為勵磁電抗,s為電機轉差率,ψqr0、ψdr0為分別為定子磁鏈q、d軸分量的初始值,s0為電機轉差率的初始值,D為阻尼系數,D=XsXr+(Xs+Xr)/Xm,Xrr為轉子繞組等效電抗,且Xrr=Xr+Xm,Xss為定子繞組等效電抗,且Xss=Xs+Xm;
所述風力發電機的變頻器轉子側控制系統模型:
式中,分別為第1至第4中間狀態變量變化量,ΔPs、ΔQs分別為定子有功、無功功率變化量,ΔPs_ref,ΔQs_ref分別為定子有功、無功功率的參考值變化量,Kp1、Kp2、Kp3分別為第1至第3功率控制參數,Ki1、Ki2、Ki3分別為第1至第3電流控制參數,分別為轉子電壓的d、q軸分量變化量,分別為定子電壓的d、q軸分量變化量,分別為轉子電壓的d、q軸分量的初始值,分別為定子電壓的d、q軸分量的初始值,分別為轉子電流的d、q軸分量變化量,分別為定子電流的d、q軸分量變化量,分別為轉子電流的d、q軸分量的初始值,分別為定子電流的d、q軸分量的初始值,Xm為勵磁電抗,Δs為電機轉差率變化量,Xrr為轉子繞組等效電抗,且Xrr=Xr+Xm,Xr為轉子漏電抗;
所述風力發電機的直流側電壓模型為:
式中,ΔPg和ΔPr表達式為
ΔPg=idg0Δudg+udg0Δidg+iqg0Δuqg+uqg0Δiqg
ΔPr=idr0Δudr+udr0Δidr+iqr0Δuqr+uqr0Δiqr
其中,為直流電容上的電壓變化量,Δudg、Δuqg分別為電網側變頻器d、q軸電壓分量變化量,Δidg、Δiqg分別為電網側變頻器d、q軸電流分量變化量,C為直流環節電容值,udg0、uqg0分別為電網側變頻器d、q軸電壓分量的初始值,idg0、iqg0分別為電網側變頻器d、q軸電流分量的初始值,ΔPg、ΔPr分別為定子側和定子側有功功率變化量,ωb為系統轉速的基準值,直流電容上的電壓初始值;
所述風力發電機的變頻器定子側控制系統模型為:
Δudg=Kpg[Kpdg(ΔVDC_ref-ΔVDC)+KidgΔx5-idg]+KigΔx6
Δuqg=Kpg(Δiqg_ref-Δiqg)+KigΔx7
其中,是第5至第7中間狀態變量,Kpdg為網側變流器電壓環比例系數,Kidg為網側變流器電壓環積分系數,Kpg為網側變流器電流環比例系數Kig為網側變流器電流環積分系數,ΔVDC為直流電壓的變化量,ΔVDC_ref為直流電壓的參考值的變化量,Δidg、Δiqg分別為電網側電流d、q軸分量的變化量,Δidg_ref、Δiqg_ref分別為電網側電流d、q軸分量的參考值的變化量;
所述平波電抗器及變壓器的電磁暫態模型為:
式中,XRL=[Δidg Δiqg]T,URL=[Δuds Δuqs]T
其中為平波電抗器及變壓器的電磁暫態的狀態方程,XRL為平波電抗器及變壓器的電磁暫態的狀態變量,uRL為平波電抗器及變壓器的電磁暫態的輸入量,ARL為XRL的系數矩陣,BRL為uRL的系數矩陣,X1、R1為平波電抗器和變壓器的電抗和電阻,Δuds,Δuqs分別為機端電壓d、q軸分量變化量,Δidg,Δiqg為電網側變流器電流的d、q軸分量的變化量,Δuds、Δuqs分別為定子電壓的d、q軸分量變化量,ωb為系統轉速的基準值;
所述含有串聯補償電容的RLC輸電線路的電磁暫態模型為:
式中,XRLC=[Δid Δiq Δucd Δucq]T
YRLC=[Δid Δiq]T
uRLC=[Δuds Δuqs Δudg Δuqg]T
其中,為串聯補償電容的RLC輸電線路的電磁暫態的狀態方程,XRLC為串聯補償電容的RLC輸電線路的電磁暫態的狀態變量,uRLC為串聯補償電容的RLC輸電線路的電磁暫態的輸入量,ARLC為XRLC的系數矩陣,BRLC為uRLC的系數矩陣,Δid,Δiq為串聯線路電流d、q軸分量的變化量,Δucd,Δucq為串聯電容兩端電壓d、q軸分量的變化量,Δudg、Δuqg分別為無窮大電源電壓d、q軸分量的變化量,且Δudg=Δuqg=0,R2,X2為串聯線路的電阻和電抗,xc為串聯電容的電抗,ωb為系統轉速的基準值,YRLC為串聯補償電容的RLC輸電線路的輸出量;
所述根據所述特征根求取所述線性化系統模型的各次振蕩頻率,具體為:
設特征根為λ=σ+jω,振蕩頻率為
則表示振蕩模態衰減速度的阻尼比為
根據上述特征根和振蕩頻率之間的關系,求得不同特征根對應的振蕩頻率;
其中,σ為特征根的實部,ω為特征根的虛部;
所述根據所述左、右特征向量求取所述線性化系統模型中與所述各次振蕩頻率的振蕩模態強相關的狀態變量,具體為:
根據公式計算求取所述線性化系統模型中與所述各次振蕩頻率的振蕩模態強相關的狀態變量;
其中,Pi為第i個模態的參與矩陣,Pi的元素Pni表示在第i個模態中第n個狀態變量的參與程度,Uni,Vni分別為系數矩陣關于特征值λi的左、右特征向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華北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華北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7131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纖維素酶穩定助劑組合物
- 下一篇:三維鋼筋翻樣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