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凹坑配液過程形成光學透鏡的裝置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71111.0 | 申請日: | 2014-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11995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13 |
| 發明(設計)人: | 梁慧燕;范世倫;張家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豪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3/36 | 分類號: | B29C43/36;B29L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宋融冰 |
| 地址: | 美國加利***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凹坑配液 過程 形成 光學 透鏡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光學透鏡模具,其被使用于晶圓級凹坑配液的過程中,包括:
間隔件空腔部分,其具有第一頂部;
基座,該基座位于該間隔件空腔部分內,由該間隔件空腔部分的該第一頂部跨越該間隔件空腔部分的第一厚度;
透鏡空腔部分,其具有第二頂部;以及
流動停止控制部分,其具有第三頂部、界定位于該間隔件空腔部分和該透鏡空腔部分之間的渠道;
其中該間隔件空腔部分、該透鏡空腔部分和該流動停止控制部分沿著第一水平面對齊,使得光學透鏡材料可以藉由該流動停止控制部分流動于該透鏡空腔部分和該間隔件空腔部分之間;
其中所述基座的高度大于使用所述光學透鏡模具形成的光學透鏡的最大厚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透鏡模具,其中該間隔件空腔部分、該透鏡空腔部分和該流動停止控制部分是分別包括多個間隔件空腔部分、多個透鏡空腔部分和多個流動停止控制部分,其共同地形成光學模具陣列而供同時形成多重光學透鏡。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透鏡模具,其中該基座包括單圓形基座。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學透鏡模具,其中該間隔件空腔部分、該透鏡空腔部分、該流動停止控制部分和該單圓形基座分別包括多個間隔件空腔部分、多個透鏡空腔部分、多個流動停止控制部分以及多個單圓形基座而形成光學模具陣列,供同時形成多重光學透鏡;其中該多個單圓形基座中的一者位于該多個透鏡空腔部分中的四者之間。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透鏡模具,其中該基座包括一組多重圓形基座。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學透鏡模具,其中該間隔件空腔部分、該透鏡空腔部分、該流動停止控制部分和該一組的多重圓形基座分別包括多個間隔件空腔部分、多個透鏡空腔部分、多個流動停止控制部分以及多個成組的多重圓形基座而形成光學模具陣列,供同時形成多重光學透鏡;
其中該多個成組的多重圓形基座中的一者位于該多個透鏡空腔部分中的四者之間。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透鏡模具,其中該基座包括矩形的桿形基座。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學透鏡模具,其中該間隔件空腔部分、該透鏡空腔部分、該流動停止控制部分和該矩形的桿形基座分別包括多個間隔件空腔部分、多個透鏡空腔部分、多個流動停止控制部分以及多個矩形的桿形基座而形成光學模具陣列,供同時形成多重光學透鏡;
其中多個該矩形的桿形基座中的一者位于該多個透鏡空腔部分中的兩者之間。
9.一種用來制造光學透鏡陣列的方法,其包括:
將光學透鏡模具壓印在具有光學材料的基板上,使該光學材料分配于該光學透鏡模具上,以同時形成
光學透鏡陣列的間隔件部分;
在該間隔件部分內的基座空腔部分;
光學透鏡陣列的透鏡部分;
光學透鏡陣列的流動停止控制部分,該流動停止控制部分是界定于該透鏡部分和該間隔件部分之間的空腔;
其中所述基座空腔部分的高度大于所述透鏡部分的最大厚度。
10.如權利要求9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壓印該光學透鏡模具的過程中,該光學透鏡材料經由該流動停止控制部分而流動于該間隔件部分和該透鏡部分之間。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基座空腔部分具有位于任四個相鄰的透鏡部分之間的單圓柱基座空腔的形狀。
12.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基座空腔部分是位于任四個相鄰的透鏡部分之間的多個圓柱基座空腔部分。
13.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基座空腔部分是位于任兩個相鄰的透鏡部分之間的桿形基座空腔部分。
14.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在該基板和該基座空腔部分的頂部之間形成該光學透鏡材料的底層。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底層的厚度小于10微米。
16.一種光學透鏡陣列,該光學透鏡陣列包括:
多個光學透鏡部分;
間隔件部分;
基座空腔部分;以及
流動停止控制部分,其位于該間隔件部分和多個該光學透鏡部分之間;
其中所述基座空腔部分的高度大于所述多個光學透鏡部分的最大厚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豪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豪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7111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模具
- 下一篇:壓印系統的膜厚均勻度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