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鐵塔基礎鋼筋混凝土保護層的澆筑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470657.4 | 申請日: | 2014-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646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殿越;劉新宇;王靜;王文博;陳曉壘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錦州供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5/02 | 分類號: | E02D15/02;E02D27/42 |
| 代理公司: | 錦州遼西專利事務所 21225 | 代理人: | 李輝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鐵塔 基礎 鋼筋混凝土 保護層 澆筑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鐵塔基礎鋼筋混凝土保護層的澆筑方法。
背景技術
鋼筋混凝土保護層,是保護鋼筋不被銹蝕,也是鐵塔基礎壽命周期的保證,技術標準要求所澆灌混凝土厚度為≧5cm。由于混凝土擋板固定時沒有固定的標準,很可能由于固定不穩(wěn),導致混凝土擋板歪斜,或者鋼筋變形沒有保持豎直狀態(tài)。澆灌混凝土時,其厚度不均勻、局部厚度不足5cm,導致鋼筋混凝土保護層不足以防止鋼筋氧化,使鐵塔基礎壽命周期縮短。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是要解決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鐵塔基礎鋼筋混凝土保護層的澆筑方法,保證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均勻、達到5cm,防止鋼筋氧化,延長鐵塔基礎的壽命周期。
一種鐵塔基礎鋼筋混凝土保護層的澆筑方法,其步驟如下:
1、首先在預建鐵塔基礎位置搭建由豎直放置的鋼筋、矩形箍筋構成的鋼筋結構,所述鋼筋和矩形箍筋通過鐵絲捆綁連接在一起;
2、在矩形箍筋的每個邊的兩側或兩端沿水平方向分別焊接兩個長度為5cm的支撐筋,所述支撐筋垂直于矩形箍筋的相應邊;上下相鄰的兩組支撐筋的間距為100mm-150mm;
3、在矩形箍筋外側固設四塊模板并捆攏,形成封閉的澆灌空間,每塊模板內表面頂靠在對應的支撐筋上;
4、利用混凝土澆灌車將混凝土澆灌在模板圍成的澆灌空間內,灌滿后頂端蓋上蓋板;
5、3天后,拆掉模板,用塑料布包裹,放入土坑中進行養(yǎng)生,完成作業(yè)。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工序簡單,在基本上不增加造價的前提下,通過在矩形箍筋的每個邊的兩側或兩端設置支撐筋,使模板頂靠在支撐筋上,解決了因模板傾斜或鋼筋變形造成的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均、不足5cm的問題,使鋼筋混凝土保護層達到設計標準,降低了鐵塔基座的鋼筋氧化速度,延長了鐵塔基座壽命周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中:1-鋼筋、2-矩形箍筋、3-支撐筋、4-模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該鐵塔基礎鋼筋混凝土保護層的澆筑方法,步驟如下:
1、首先在預建鐵塔基礎位置搭建由豎直放置的鋼筋1、矩形箍筋2構成的鋼筋結構,所述鋼筋1和矩形箍筋2通過鐵絲捆綁連接在一起;
2、在矩形箍筋2的每個邊的兩側或兩端沿水平方向分別焊接兩個長度為5cm的支撐筋3,所述支撐筋3垂直于矩形箍筋2的相應邊;上下相鄰的兩組支撐筋3的間距為120mm(或140mm);
3、在矩形箍筋2外側固設四塊模板4并捆攏,形成封閉的澆灌空間,每塊模板內表面頂靠在對應的支撐筋上;
4、將混凝土澆灌在模板4圍成的澆灌空間內,灌滿后頂端蓋上蓋板;
5、3天后,拆掉模板4,用塑料布包裹,放入土坑中進行養(yǎng)生,完成作業(y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錦州供電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錦州供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7065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紙箱無紡布手提帶成型機的手提帶撥帶壓貼機構
- 下一篇:一種壓力機的飛輪剎車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