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治療膽囊炎膽結石的中藥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69308.0 | 申請日: | 2014-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747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14 |
| 發明(設計)人: | 吳傳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傳明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1/16;A61K35/37;A61K35/56;A61K35/60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師事務所 34117 | 代理人: | 婁爾玉 |
| 地址: | 2332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治療 膽囊炎 膽結石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草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膽囊炎膽結石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急慢性膽囊炎系由膽道、膽囊機能紊亂,細菌侵襲所致的膽囊水腫,細胞侵潤,又可引起膽囊壁的血液供應障礙,終形成膽囊炎。急性膽囊炎未能得到徹底治愈而形成慢性膽囊炎。中醫理論認為急慢性膽囊炎為肝膽濕熱、氣滯血淤、肝氣橫逆等因所致。為多發病、常見病。現有治療急慢性膽囊炎多采用抗生素、消炎利膽保守治療,治療藥物可分為兩大類,一是膽汁排出促進劑;二是促進肝臟分泌膽汁的利膽藥物。例如:亮菌甲素,亮菌甲素能夠促進膽汁分泌,使膽汁變稀,排出量增加,松馳膽道口括約肌,促進膽囊膽汁排出,有顯著利膽消炎、解痙鎮痛效果,但臨床應用對患者肝腎功能造成嚴重損害;去氫膽酸,去氫膽酸具有明顯增加膽汁分泌作用,但長期服用易產生肝臟疲勞,膽汁分泌量減少;膽維他,膽維他具有利膽作用,但長期服用可致甲亢及消化道癥狀;利膽醇,利膽醇具有利膽、解痙及膽道口括約肌松馳作用,但肝功損害者忌用。現有治療急慢性膽囊炎的藥物均存在著療程長,療效差,副作用大等不足,通常服用現有治療急慢性膽囊炎的藥物時,往往要合用抗生素方能取得相應的治療效果,在膽囊疼痛時,尚需加服止痛藥物才能緩解疼痛,而通常止痛藥物均有副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成分簡單,使用安全可靠的用于治療膽囊炎膽結石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用于治療膽囊炎膽結石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組分構成:白芥子4-6克、生甘草4-6克、制何首烏4-6克、牡丹皮4-6克、紅花4-6克、砂仁4-6克、山藥4-6克、太子參4-6克、知母8-10克、雞肉金8-12克、麥芽4-6克、女貞子4-6克、赤芍4-6克、魚腦石4-6克、廣郁金4-6克、生大黃4-6克、制延胡索4-6克、海螵蛸4-6克、茯苓4-6克。
各組分的較佳重量為:白芥子5克、生甘草5克、制何首烏5克、牡丹皮5克、紅花5克、砂仁5克、山藥5克、太子參5克、知母9克、雞肉金10克、麥芽5克、女貞子5克、赤芍5克、魚腦石5克、廣郁金5克、生大黃5克、制延胡索5克、海螵蛸5克、茯苓5克。
用法與用量:
各組分加工成粉末,混合均勻后裝空心膠囊,每粒約0.4克,每次6-8粒,每日三次(飯后服用);或用藥粉2.4-3.2克,用蜂蜜拌成糊狀,每日服三次。
膽石癥屬于中醫學上“黃疸”之范疇,其成因為肝膽濕熱,煎熬日久,結成砂石。而膽石阻滯,又可使肝失疏泄,膽汁流行受阻,互為因果,致令結石由小增大,由少增多。現代醫學對膽結石的形成認為與代謝因素、膽紅素的產生以及膽紅素與無機離子的結合有關。
因膽居之六腑之首,六腑以降為順,以通為用。在治療上,應該標本兼顧、權衡緩急。其中排石、溶石、清化濕熱為關鍵環節。故而本方中以雞內金、知母等為“君藥”,有消積滯、健脾胃、溶石之功;以魚腦石、砂仁等為“臣藥”,魚腦石為黃魚之耳石,有軟化、溶石之功;以苦寒之生大黃為“信藥”,有破和滯、泄熱通腑之功,再佐以其他輔藥,達到行氣解郁、疏肝利膽之功效,君、臣、佐信配合,共成良方。
1.診斷標準
1)臨床癥狀:患有腎結石、尿頻、夜間尿次數增多、尿線細、滴瀝、放射痛、排尿困難;
2)肛門指檢:前列腺增大,中央溝變淺、消失或隆起;
3)B超檢查:前列腺增大,膀胱內無殘余尿或有殘余尿。
2)為了驗證臨床療效,本組方分別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及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進行試用,通過隨機選取其中50例病人,療程最短1個月,最長的為1年。
3)治療方法
按照本發明藥物比例,稱取原料(一劑量),依據通常煎藥的方法得到藥液,每日一劑,早晚各服一次,服用7天為一個療程。
4)療效判定:采用四級標準;
痊愈臨床改善率≥4%、顯效臨床改善率≥50%、有效臨床改善率≥44%、無效臨床改善率≥4%,具體治療結果參見表1。
表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傳明,未經吳傳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693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