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硅鎂復合肥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67296.8 | 申請日: | 2014-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920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永翔;李作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湛藍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04 | 分類號: | C05G3/04 |
| 代理公司: | 江蘇銀創律師事務所 32242 | 代理人: | 王紀營 |
| 地址: | 222300 江蘇省連云港***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生產用復合肥,特別涉及一種新型原料低溫轉化方法制造硅鎂復合肥。
技術背景
硅、鎂是作物生長所必需的中量元素,是植物的重要組成成分,以多種方式參與植物體內各種生理生化過程,對促進植物的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增強作物抗性。硫是作物必需的16種營養元素之一,也是植物結構組分元素。硫對促進植物成熟,增強植物的抗寒性和耐旱性,促進作物根瘤菌和自生固氮菌的固氮起著重要作用。
土壤中的硅,絕大多數以結晶礦物形態存在,與其它元素結合緊密,不溶于水,極難為植物吸收。作物主要吸收溶解于水中的硅離子和分子態硅酸,而土壤中少數有效態硅化合物則易被淋溶沖刷流失。尤其是南方酸性土壤,硅、鎂元素的有效性隨PH值的降低而急劇降低,此外濕熱的氣候條件又使形成土壤的母質呈低硅性母質(SiO2:R2O3?<?2),致使土壤中缺乏有效性硅。即使是石灰性土壤,也存在缺有效硅的現象。作為酸溶性肥料,固然可靠植物根系分泌出的弱酸性物質,從肥料中吸取硅素,但溶解度有限,吸收常顯不足,特別是對硅素含量較多的喜硅植物,如禾本科的水稻、甘蔗、麥類、玉米、高梁、竹子,以及塊根塊莖類,西瓜、花生等等,在有效硅不足的植地條件下,加大對硅的供給強度,對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產量、改進農作物品質有著重要的意義。
本發明之前原肥料行業主要用爐渣、草木灰作為硅鎂肥的原料,缺點:原料數量有限,難以形成規模化生產,使用爐渣由于重金屬等有害雜質影響使用范圍,原高溫法的鈣鎂磷肥也有補充部分硅鎂效果,但由于能耗高、見效慢,市場已逐步減少。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原料來源廣泛、適合于規模化生產,減少重金屬危害,見效快、能耗低的硅鎂復合肥及其制備方法。
具體通過以下方法實現:
一種硅鎂復合肥,按照重量百分比,原料配方為,硅含量>35%、鎂含量>30%的蛇紋石29%-31%,98%的濃硫酸32-33%,磷含量>20%、鉀含量>20%的混酸17-20%、氨氣21-25%,硫酸鋅0.8-1%,綜合N-P-K含量20-48%,硅鎂含量3-15%。
一種硅鎂復合肥的制備方法,所述步驟包括如下:(1)蛇紋石破碎;(2)酸反應;(3)混料;(4)通氨氣;(5)造粒;(6)烘干;(7)篩選;(8)冷卻包裝。
所述步驟1利用顎式破碎機將蛇紋石破碎,在通過球磨機制成100-200目,加水制成20-50%的料漿。
所述步驟2將步驟1所得料漿與98%的濃硫酸反應,反應溫度在50-100℃,反應時間200-300min。
所述步驟3將混酸與步驟2所得的反應液冷卻至30-70℃時混合。
所述混酸為硫酸與含磷、鉀物質反應制得,其中含磷物質為磷酸、三聚磷酸鉀、磷酸二銨、磷酸一銨中的一種或多種,含鉀物質為硝酸鉀、三聚磷酸鉀、硫酸鉀、氯化鉀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步驟4將步驟3所得漿液利用管式反應器通入氨氣,氨氣通入量為90-130L/min,反應溫度110-160℃。
所述步驟5將步驟4反應獲得的漿液通過專用噴頭,噴人造粒機,造粒后進入步驟6送入60-400℃烘干,烘干后進入步驟7,對烘干產品進行篩分為2.5-4.75mm的規格產品,不合格產品返回步驟1中的球磨機進行粉碎再生產,合格產品進入步驟8冷卻包裝。
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為:提供一種含氮、磷、鉀三種大量元素的硅鎂復合肥,其中的硅主要是以硅酸根離子形式存在的可溶性硅,以利于作物吸收,提高肥效,可調節南方酸性土壤的pH值,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解決之前原肥料行業主要用爐渣、草木灰作為硅鎂肥的原料的缺點:原料數量有限,難以形成規模化生產,使用爐渣由于重金屬等有害雜質影響使用范圍等問題,使硅鎂復合肥有經濟、穩定的原料可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將硅含量39%-鎂含量36%?的蛇紋石粉3400kg利用顎式破碎機破碎,并利用球磨機將破碎的碎塊制成200目大小顆粒,在加水5000kg制成33%的料漿,料漿用料漿泵送入反應槽,與向反應釜中按比例加入的98%濃硫酸約3700kg反應,在87℃下反應270?min,當反應溫度下降到50℃時與復合肥轉化系統送來的120℃的含磷22%、含鉀22%的混酸200000kg逐步混合,并通過管式反應器與氣態氨反應,氨氣通入量100L/min,反應溫度在150℃,反應結束后通過專用噴頭,將反應料漿噴入造粒機造粒、之后送入300℃烘干爐烘干后,篩分為2.5-4.75mm規格產品,制成(N-P-K含量45%,硅鎂含量4%)硅鎂復合肥,不合格產品返回球磨機粉碎在回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湛藍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湛藍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6729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丙二醇苯醚精制過程中苯酚的去除方法
- 下一篇:一種盆栽花卉用葉面噴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