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病人搬運床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465713.5 | 申請日: | 2014-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887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凌玲;李曼紅;張桔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汕頭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
| 主分類號: | A61G7/14 | 分類號: | A61G7/14 |
| 代理公司: | 汕頭市潮睿專利事務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林天普;丁德軒 |
| 地址: | 51500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病人 搬運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醫(y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病人搬運床。
背景技術
病人往往需要在病房與手術室之間進行轉移,但由于病人本身行動不便,因此,常需要在病床與推車之間、手術床與推車之間轉移病人。
這樣就需要至少兩個護士將病人扛起,在病床與推車之間、手術床與推車之間進行轉移,這樣無疑增加了護士的工作強度,造成護士的疲勞而難以全心身投入到工作中,而且這樣手忙腳亂的搬運轉移,容易造成病人的不舒服,甚至造成病人傷口的撕裂等,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特別是當病人較為肥胖情況下,有的病人甚至重達200斤,護士的搬運轉移更為困難,更容易出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病人搬運床,這種病人搬運床能夠非常方便地搬運轉移病人,安全可靠,減輕護士的工作強度。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病人搬運床,包括底座、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和多個輪子,輪子安裝在底座的下底面上,其特征是:還包括第一滑軌、第一滑座、第一平移機構、第一升降機構、支撐條、第二升降機構、支撐座、第二滑座、第二滑軌、第二平移機構和多個滑塊;第一滑軌和第一平移機構均安裝在所述底座上,第一滑座安裝在第一滑軌上,第一平移機構的動力輸出端與第一滑座連接;第一升降機構和第二升降機構均安裝在第一滑座上;支撐條水平安裝在第一升降機構的動力輸出端上;第一床板的底部可轉動安裝在支撐條上;支撐座安裝在第二升降機構的動力輸出端上;第二滑軌和第二平移機構安裝在支撐座上;第二滑座安裝在第二滑軌上,第二平移機構的動力輸出端與第二滑座連接;第二床板的底面開設有多條自中間向內側延伸的滑槽,各個滑塊處于相應的滑槽中,滑塊上部的橫截面大于滑槽槽口的寬度,滑塊下部的橫截面小于滑槽槽口的寬度,滑塊下部自滑槽槽口向下伸出并與第二滑座連接;第一床板與第二床板的內側邊鉸接。
當要將病人從病人搬運床轉移到病床上時,將病人搬運床推到病床邊,并通過第一平移機構推動整個第一滑座向病床方向移動,使第一床板伸出到病床上方貼近病床的表面,然后,第一升降機構逐漸下降、第二升降機構逐漸上升,使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均向下傾斜(向病床中間方向傾斜),使得病人有向下滑落的趨勢,然后,第二平移機構動作,推動第二滑座向病床方向移動,使得滑塊沿滑槽向內側運動,從而使得第二床板以鉸接位置為軸線向上翻轉,第二床板將病人輕推,使病人沿向下傾斜的第一床板滑落到病床上。當要將病人從病床轉移到病人搬運床上時,將病人搬運床推到病床邊,并通過第一平移機構推動整個第一滑座向病床方向移動,使第一床板伸出到病床上方貼近病床的表面,然后,第一升降機構逐漸下降、第二升降機構逐漸上升,使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均向下傾斜(向病床中間方向傾斜),然后輕推病人,病人沿斜坡滑上第一床板,接著,第一升降機構上升,第二升降機構下降,這樣在輕推病人的情況下,病人就順著下坡滑向第一床板與第二床板的中間位置。在對病人搬運轉移時,只需輕推病人,使病人沿第一床板向上滑或向下滑,其它動作都由機械完成,相當方便;由機械實現病人的搬運轉移,病人能夠保持較好的平展狀態(tài),更加安全可靠;另外,由機械實現病人的搬運轉移,大幅度降低護士的工作強度,減少護士的疲勞,讓護士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通常也只需要一個護士進行操作即可,減少人力。
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方案,所述第一升降機構、第二升降機構均包括電機、螺桿、螺母、升降板、升降柱、導向桿和導向套;電機、螺桿、導向桿均安裝在所述第一滑座上,螺桿與導向桿均豎直設置并相互平行,螺桿與電機傳動連接;螺母和導向套均安裝在升降板上,螺桿處于螺母中并且與螺母相嚙合,導向桿處于導向套中;升降柱的下端固定安裝在升降板上,升降柱的上端作為第一升降機構、第二升降機構的動力輸出端。第一升降機構、第二升降機構均采用電機、螺桿、螺母的配合進行驅動,使升降柱的升降相當平穩(wěn),從而使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的活動緩慢而平穩(wěn),避免病人在搬運過程中震動太過劇烈,使病人在整個搬運過程中感覺更加舒適。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優(yōu)選方案,還包括第一防側翻機構和第二防側翻機構,第一防側翻機構設置在所述第一床板的底部與第一升降機構的升降柱之間;第二防側翻機構設置在所述第二床板的底部與第二升降機構的升降柱之間。通過設置第一防側翻機構和第二防側翻機構,對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的外側進行支撐,防止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的外側受重壓而向外翻轉,更加安全可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汕頭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未經汕頭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6571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病人搬運裝置
- 下一篇:一種醫(yī)用敷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