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修復溶液、其制備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65536.0 | 申請日: | 2014-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1990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2 |
| 發明(設計)人: | 趙璽;陳龍寅;趙宏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賽復瑞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M141/06 | 分類號: | C10M141/06;C10M169/04;C10M177/00;C10N3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3 | 代理人: | 遲軍 |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修復 溶液 制備 使用方法 | ||
1.一種自修復溶液,其質量百分比含量組成為:
2%~30%的納米凹凸棒石粉體,1%~30%的納米銅合金,0.5~5%的納米氧化鑭,0.5%~5%的油酸,1%~10%的分散劑以及50%~95%的基礎油,
其中,所述納米凹凸棒石粉體是以天然凹凸棒石為原料并經過工業提純的,純度為75%以上,
所述納米銅合金為采用原位合成法經DDP修飾的油溶性納米銅合金,
所述分散劑是雙稀基丁二酰亞胺、單丁二酰亞胺以及多丁二酰亞胺中的一種,并且
所述基礎油是合成酯類基礎油或礦物基礎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復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劑是雙稀基丁二酰亞胺,并且所述基礎油是合成酯類基礎油。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修復溶液,其特征在于,
所述納米凹凸棒石粉體的純度為95%以上,并且所述納米凹凸棒石粉體的單根分散纖維的直徑≤100nm,且長徑比≤50:1。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修復溶液,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納米銅合金是鋅和鎳中的至少一者與銅的組合,并且銅合金粒徑≤100n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修復溶液,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納米銅合金的銅合金粒徑≤50nm。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修復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氧化鑭的純度≥90%,所述納米氧化鑭的粉體粒徑≤100nm。
7.一種自修復溶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包括:
配比步驟,按照2%~30%的納米凹凸棒石粉體,1%~30%的納米銅合金,0.5~5%的納米氧化鑭,0.5%~5%的油酸,1%~10%的分散劑以及50%~95%的基礎油的質量百分比,配比原料;
研磨步驟,將經過所述配比步驟配比的納米凹凸棒石粉體、納米銅合金、納米氧化鑭、油酸、分散劑和基礎油的混合物,加入納米砂磨機中研磨5~8小時后獲得自修復溶液,
其中,在所述配比步驟中,使用的所述納米銅合金為采用原位合成法經DDP修飾的油溶性納米銅合金,所述分散劑是雙稀基丁二酰亞胺、單丁二酰亞胺以及多丁二酰亞胺中的一種,所述基礎油是合成酯類基礎油或礦物基礎油,并且所述納米凹凸棒石粉體是以天然凹凸棒石為原料并經過工業提純的,純度為75%以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還包括在所述配比步驟之前進行的如下煅燒冷卻步驟:
將所述納米凹凸棒石粉體放入馬弗爐中在300~500℃溫度下進行煅燒,并保溫大于2小時,之后隨爐冷卻。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配比步驟中,所使用的所述分散劑是雙稀基丁二酰亞胺,所述基礎油是合成酯類基礎油,所述納米凹凸棒石粉體的純度為95%以上,并且所述納米凹凸棒石粉體的單根分散纖維的直徑≤100nm且長徑比≤50:1。
10.一種自修復溶液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將根據權利要求1到6中的任一項所述自修復溶液直接添加到機器設備的潤滑系統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賽復瑞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賽復瑞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6553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載波相位估計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生物質燃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