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臭、防曬的具有層次感面料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65134.0 | 申請日: | 2014-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759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14 |
| 發明(設計)人: | 陶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陰新全盛紡織印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27/40 | 分類號: | B32B27/40;B32B27/30;B32B3/24;B32B19/06;B32B7/12;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422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臭 防曬 具有 層次感 面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面料。屬于紡織面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紡織用品是人們休閑生活必不可少的東西,伴隨著各種使用的需求,這些物品會被使用在各種各樣的場合,當然包括戶外,由于傳統的戶外紡織用品日曬牢度不夠高,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日曬、洗滌后會出現泛黃、褪色的現象,會影響這些紡織用品的使用和外觀,重則作廢,造成一種不必要的浪費,所以一種戶外防曬的面料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時現有的防曬面料透氣效果差,因此人們穿上這種面料后,容易產生異味,并滋生細菌,滿足不了人們的需要。另外,傳統的制作服裝本體的面料存在質感不豐富、不具有層次感和不具有閃光效果等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防臭、防曬的具有層次感面料,此面料不僅具有防曬功能,并且具有很好的透氣性。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防臭、防曬的具有層次感面料,其特點是:所述面料由外而內依次包括防曬層、纖維層、機織物層、聚氨酯薄膜層和針織物層,所述防曬層與纖維層、纖維層與機織物層互相編織連接,所述防曬層為納米竹炭纖維層,纖維層由丙綸經紗和丙綸緯紗平紋組織而成,所述聚氨酯薄膜層含有微孔且位于機織物層與針織物層之間,聚氨酯薄膜層分別與機織物層和針織物層通過聚氨酯樹脂膠點粘合,所述聚氨酯樹脂膠點內含有咖啡碳顆粒;所述針織物層背面復合有一基層,所述基層包括網狀層,網狀層包含鐳射反光線,鐳射反光線在網狀層上至少構成一系列等距的直線,網狀層的正面還設置有反光片,反光片為透明材料制成的片狀,反光片呈圓形,反光片中央具有一個孔,反光片的表面設有鐳射反光層。
本發明一種防臭、防曬的具有層次感面料,其防曬層的厚度為10~50μm。
本發明一種防臭、防曬的具有層次感面料,其聚氨酯樹脂膠點的面積為4.5~6mm2,所述咖啡碳顆粒的平均直徑為0.5~1μm。
本發明一種防臭、防曬的具有層次感面料,其聚氨酯薄膜層、機織物層和針織物層之間的厚度比為15:10~20:20~35。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一種防臭、防曬的具有層次感面料,面料的防曬層為納米竹炭纖維層,其具有很好的阻隔紫外線的效果,丙綸質地輕,強度高,初始模量較高,幾乎不吸濕,丙綸還具有良好的耐酸耐堿耐光性,因此面料具有很好的防曬功能。
2、纖維層由丙綸經紗和丙綸緯紗平紋組織而成,同時機織物層與針織物層之間設置有含有微孔的聚氨酯薄膜層,且由于熱熔膠是以點狀的方式將兩層面料粘合在一起,因此具有很好的透氣性;由于添加了咖啡碳顆粒,使其具有除臭的功能,因此人們在穿著時不會產生異味,本發明的咖啡碳顆粒為0.5~1μm,因此加入咖啡碳顆粒后不會影響兩層面料之間的粘合牢度。
3、本發明所采用的面料質感豐富、具有層次感,而且具有閃光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防臭、防曬的具有層次感面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纖維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A向剖面圖。
圖中:
防曬層1,
纖維層2,
丙綸經紗2.1,
丙綸緯紗2.2,
機織物層3,
針織物層4,
聚氨酯薄膜層5,
微孔6,
聚氨酯樹脂膠點7,
咖啡碳顆粒8。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3,本發明涉及一種防臭、防曬的具有層次感面料,它從外而內依次包括防曬層1、纖維層2、機織物層3、聚氨酯薄膜層5和針織物層4,所述防曬層1與纖維層2、纖維層2與機織物層3互相編織連接,防曬層1在最外層,防曬層1為納米竹炭纖維層,防曬層1的厚度為10~50μm,纖維層2所采用的纖維為丙綸,它包括丙綸經紗2.1和丙綸緯紗2.2,所述丙綸經紗2.1和丙綸緯紗2.2相互交錯,緊密編制,而且丙綸本身質地輕,強度高,伸長大,初始模量較高,彈性優良,幾乎不吸濕,另外丙綸還具有良好的耐酸耐堿耐光性。
所述聚氨酯薄膜層5含有微孔6且位于機織物層3與針織物層4之間,聚氨酯薄膜層5分別與機織物層3和針織物層4通過聚氨酯樹脂膠點7粘合,所述聚氨酯樹脂膠點7內含有咖啡碳顆粒8。
此咖啡碳顆粒8通過將咖啡渣在400~450℃的溫度保持20min,使得咖啡渣中的有機物得到預碳化從而獲得具有蜂窩狀多孔結構的咖啡碳顆粒8。
所述聚氨酯樹脂膠點7的面積為4.5~6mm2,所述咖啡碳顆粒8的平均直徑為0.5~1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陰新全盛紡織印染有限公司,未經江陰新全盛紡織印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651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