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遞近式工作星型網絡與系統生態捕蟲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59265.8 | 申請日: | 2014-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556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智森;董瑞;曹仁修;張宇;唐藝鳴;于志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M1/04 | 分類號: | A01M1/04;A23K1/18;A23K1/10;H04L12/44 |
| 代理公司: | 大連八方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 代理人: | 任洪成 |
| 地址: | 11603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遞近式 工作 網絡 系統 生態 方法 | ||
1.一種遞近式工作星型網絡與系統生態捕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構建網絡;
第二步:通過網絡捕蟲及誘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遞近式工作星型網絡與系統生態捕蟲方法,其特征在于:構建網絡的步驟包括如下步驟:
1).確定燈節點密度,
2).確定燈節點高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遞近式工作星型網絡與系統生態捕蟲方法,其特征在于:確定燈節點密度方法為:燈光誘蟲的有效范圍是以燈節點為中心,做半徑為80m的圓,擬計算害蟲最小累計飛行時間共計1h,可計算得到害蟲日均最小累計飛行距離Lx=1h×Vx,其中,Vx為害蟲的飛行速度,經計算,害蟲日均最小飛行距離均大于燈光誘蟲的有效半徑,且在生命周期內(即害蟲有能力從一個燈節點飛行到另一個燈節點),因此布燈方法為每隔80m布一種頻率的捕蟲燈。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遞近式工作星型網絡與系統生態捕蟲方法,其特征在于:確定燈節點高度方法為:燈節點的高度由作物高度及作物的頂端到燈節點之間的距離構成,對于普通作物,使用公式Hx=hx+1.2;對于菜葉類作物,使用公式Hx=hx+0.7;其中,Hx為燈節點高度,hx為作物高度,1.2和0.7分別是實驗后得到的作物頂端到燈節點之間的最適距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遞近式工作星型網絡與系統生態捕蟲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網絡捕蟲及誘蟲方法為:為避免害蟲有折返飛行的情況出現,采取首先開啟所有的捕蟲燈,之后逐次關閉捕蟲燈的方法,在初次開啟全部捕蟲燈時間τ后,位于最終喂魚點的燈節點中的控制器發出信號開啟雷達傳感器,第一排雷達傳感器檢測本排燈節點附近的害蟲是否有增加,如果沒有害蟲增加,則關閉本排的捕蟲燈和雷達傳感器;再經過τ時間后,位于最終喂魚點的燈節點中的控制器再次發出信號開啟雷達傳感器,第二排雷達傳感器檢測本排燈節點附近的害蟲是否有增加,如果沒有害蟲增加,則關閉本排的捕蟲燈和雷達傳感器;以此類推,直到關閉所有的捕蟲燈,此時,害蟲已經被引誘到位于最終喂魚點的燈節點,準備喂魚;τ取值為:設燈光誘蟲有效范圍內,害蟲飛行到光源的時間為tx,由公式其中,R=80m,Vx為害蟲的飛行速度,則tx即為τ.如果作物范圍內有多種害蟲,則τ為tx的最大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工業大學,未經大連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5926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殺菌作用的作物補鉀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便攜式折疊垃圾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