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壓縮機外殼泵浦及馬達的焊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57846.8 | 申請日: | 2014-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083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8 |
| 發明(設計)人: | 邱忠本;高祥;洪稚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TCL瑞智(惠州)制冷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26/21 | 分類號: | B23K26/21;B23K26/1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 地址: | 516006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壓縮機 外殼 馬達 焊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焊接技術領域,特別是關于一種壓縮機外殼泵浦及馬達的焊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冰箱、空調等電氣設備的普及,壓縮機的需求也隨之激增,同時也伴隨著對壓縮機更高的品質要求。?
參考圖1,在傳統的壓縮機制造中,壓縮機外殼01和壓縮機泵浦缸體02、泵浦上支座03之間的焊接都采用焊條點焊的方式進行焊接;由于焊條點焊的焊接方式需要將電焊條深入焊點區域才能完成焊接工作,因此需要在外殼加鉆多個焊孔,如圖1中的焊孔012和焊孔013,電焊條在焊孔處點焊以實現壓縮機外殼和壓縮機泵浦缸體、泵浦上支座之間的焊接。?
壓縮機外殼01和頂蓋04、底蓋05之間的焊接都采用焊條點焊的方式進行焊接,但會在焊接區域表面留下一道高溫焊道,如圖1中的焊道014和焊道015,影響壓縮機外觀的平整度及美觀性。?
壓縮機外殼01和馬達06之間固定采用熱套的方式展開,先對外殼進行高溫加熱使其受熱膨脹,然后將馬達置于外殼中,待外殼冷卻后,外殼發生收縮且尺寸恢復原狀;由于馬達與壓縮機外殼為過盈配合,外殼恢復原狀后,便將馬達箍住,完成馬達的裝配工作;但熱套容易損壞壓縮機外殼和馬達,加熱工序不可避免地伴隨著高電流,容易發生危險,壓縮機的外殼冷卻需要較長的時間,嚴重制約產線生產效率的提高。?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新型的、焊接可靠性強的、高效的壓縮機外殼泵浦及馬達的焊接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壓縮機外殼泵浦及馬達的焊接方法,利用激光焊接裝置將壓縮機泵浦缸體、泵浦上支座、頂蓋、底蓋和馬達焊接在壓縮機外殼,所述激光焊接裝置包括焊接頭、設置在焊接頭處的聚集鏡片,所述壓縮機外殼泵浦及馬達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采用激光焊接,將壓縮機泵浦缸體、泵浦上支座焊接在壓縮機外殼;
步驟A1、將壓縮機泵浦缸體與泵浦上支座置于壓縮機外殼內部,調整壓縮機泵浦缸體及泵浦上支座的位置至指定的安裝預留區域;
步驟A2、將所述激光焊接裝置置于與壓縮機泵浦缸體及泵浦上支座相接觸的壓縮機外殼的外表面上方,調整所述焊接頭的高度,以使所述聚集鏡片的焦點與所述壓縮機外殼待焊接的外表面的間隔距離等于預設距離;
步驟A3、所述焊接頭向壓縮機外殼待焊接的外表面出射激光束以形成焊接熔池,即完成一個焊點,然后沿著外壁的圓周方向完成多個焊點的焊接工作;
步驟B、采用激光焊接,將頂蓋、底蓋焊接在壓縮機外殼;
步驟B1、將頂蓋、底蓋分別置于壓縮機外殼的上部、下部,且頂蓋與底蓋內嵌在壓縮機外殼內壁;
步驟B2、將所述激光焊接裝置置于壓縮機外殼與頂蓋、底蓋相接觸的接縫處上方,調整所述焊接頭的高度,以使所述聚集鏡片的焦點與所述接縫處的間隔距離等于預設距離;
步驟B3、所述焊接頭向接縫處出射激光束以形成焊接熔池,并以預設速度沿預設的焊接方向移動,即沿著環繞壓縮機外殼的方向移動,且移動的距離等于壓縮機外殼的一周長;
步驟C、采用激光焊接,將馬達焊接在壓縮機外殼;
步驟C1、將馬達置于壓縮機外殼內部,調整馬達的位置至指定的安裝預留區域;
步驟C2、將所述激光焊接裝置置于與馬達相接觸的壓縮機外殼的外表面上方,調整所述焊接頭的高度,以使所述聚集鏡片的焦點與所述壓縮機外殼待焊接的外表面的間隔距離等于預設距離;
步驟C3、所述焊接頭向壓縮機外殼待焊接的外表面出射激光束以形成焊接熔池,即完成一個焊點,然后沿著外壁的圓周方向完成多個焊點的焊接工作;
步驟A3和步驟C3中所述的多個焊點均為等距分布,所述的多個焊點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焊接頭的出射激光束與所述待焊接表面的夾角為非直角。?
所述步驟A3、步驟B3和步驟C3完成后均設有步驟H,所述步驟H包括,向焊接處噴射保護氣體,所述保護氣體為氮氣,所述氮氣的流速為15-30升每分鐘。?
在所述步驟A1、步驟B1和步驟C1之前均設有步驟Q,所述步驟Q包括,對所述壓縮機泵浦缸體、泵浦上支座、頂蓋、底蓋、馬達和壓縮機外殼的表面進行清潔處理。?
本發明相較于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TCL瑞智(惠州)制冷設備有限公司,未經TCL瑞智(惠州)制冷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5784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