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能大幅降耗能的高溫物料熱能回收系統的工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56766.0 | 申請日: | 2012-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158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8 |
| 發明(設計)人: | 鄒岳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鄒岳明 |
| 主分類號: | F27D17/00 | 分類號: | F27D17/00;C04B18/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幅 降耗 高溫 物料 熱能 回收 系統 工作 方法 | ||
1.一種高溫物料熱能回收系統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高溫物料熱能回收系統包括:筒體(1),該筒體(1)內設有軸向貫穿該筒體(1)的用于將所述高溫物料從該筒體(1)的入料口送至出料口的爐排(2);
所述筒體(1)頂部的開口上設有換熱器(5);
所述筒體(1)的入料口設有一對用于進料并冷卻凝固所述高溫物料的碎料輥(6),該對碎料輥(6)下方設有相鄰平行設置的布料板(18)和布料輥(4),用于將落入該布料板(18)和布料輥(4)之間的所述高溫物料進一步冷卻凝固后粉碎成顆粒狀,并將該顆粒物料送至所述爐排(2)上;
所述筒體(1)頂部的開口分布有多個;
各換熱器(5)頂部的用于排出換熱空氣的排氣口分別連接有循環氣管(8),各循環氣管(8)穿過所述筒體(1)的側壁并延伸至所述筒體(1)內,各循環氣管的出氣口處于所述爐排(2)的上、下層帶之間且各出氣口鄰近所述上層帶的底面并朝上設置,以在筒體(1)內形成適于向上穿透所述上層帶并作用于所述換熱器(5)的循環熱氣流;
上述高溫物料熱能回收系統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高溫物料經所述筒體(1)的入料口上的一對碎料輥(6)冷卻凝固后進入所述筒體(1),并落至所述的布料板(18)和布料輥(6)之間,該布料輥(6)將所述高溫物料進一步冷卻凝固后粉碎成顆粒物料,并送至所述爐排(2)上;
該爐排(2)上的顆粒物料加熱所述筒體(1)內的空氣并產生熱空氣,該熱空氣上升進入各換熱器(5),各換熱器(5)頂部排出的換熱空氣經循環氣管(8)進入所述筒體(1)內并送入所述爐排(2)的上、下層帶之間,然后向上穿透所述上層帶和該上層帶上的顆粒物料,以形成空氣換熱循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溫物料熱能回收系統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料輥(6)和布料輥(4)為夾套式冷卻輥;該碎料輥(6)和布料輥(4)中的夾套部串聯在與所述筒體(1)的出料口鄰近的一對換熱器(5)中的換熱管之間;或,所述碎料輥(6)和布料輥(4)的夾套部與一換熱器(5)中的換熱管的底部盤管并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溫物料熱能回收系統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料輥(6)的內壁設有沿該碎料輥(6)的軸向分布的、用于加熱所述換熱介質的螺旋式換熱管,該螺旋式換熱管為開口焊接在所述碎料輥(6)內壁上的半圓管;
所述碎料輥(6)的兩端中央分別設有入液、出液空心轉軸;該對空心轉軸分別軸承配合于一對軸承座上,且所述的碎料輥(6)中的螺旋式換熱管通過該對空心轉軸串聯在與所述筒體(1)的出料口鄰近的一對換熱器(5)中的換熱管之間;或,所述螺旋式換熱管與鄰近所述筒體(1)的出料口的一個或多個換熱器(5)中的換熱管的底部盤管并聯;
所述螺旋式換熱管的入液、出液端分別與所述入液、出液空心轉軸的內端口相連;或,所述螺旋式換熱管的出液端與所述出液空心轉軸的內端口相連,所述螺旋式換熱管的入液端在該碎料輥(6)內并延伸至鄰近所述出液空心轉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溫物料熱能回收系統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1)內且于所述上層帶下方設有多個相間分布的隔艙板(10),相鄰的一對隔艙板(10)之間構成的腔體與一所述換熱器(5)上下相對分布;所述的一換熱器(5)頂部的排氣口輸出的空氣適于通過所述循環氣管(8)送至該換熱器(5)正下方的所述腔體中。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高溫物料熱能回收系統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5)為立管式換熱器,該換熱器(5)內設有上下分布的螺旋式導風板,換熱器(5)內的立式換熱管穿插在所述螺旋式導風板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鄒岳明,未經鄒岳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5676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