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縫紉機水平傳送軸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451903.1 | 申請日: | 2014-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944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馮光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瑞銘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5B69/02 | 分類號: | D05B69/02;C22C21/02;C22C1/03;C22C1/06;C22F1/043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盛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張向飛 |
| 地址: | 315171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縫紉機 水平 傳送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縫紉機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縫紉機水平傳送軸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縫紉機是用一根或多根縫紉線,在縫料上形成一種或多種線跡,使一層或多層縫料交織或縫合起來的機器。縫紉機能縫制棉、麻、絲、毛、人造纖維等織物和皮革、塑料、紙張等制品,縫出的線跡整齊美觀、平整牢固,縫紉速度快、使用簡便。
現(xiàn)有的縫紉機的傳動部分由機架、手搖器或電動機等部件構成,機架是機器的支柱,支承著臺板和腳踏板,使用時操作者踩動腳踏板,通過曲柄帶動皮帶輪的旋轉,又通過皮帶帶動雞頭旋轉,手搖器或電動機多數(shù)直接裝在機頭上。
在臺板內(nèi)安裝有與機針配合的梭軸(即傳送軸),梭軸在臺板內(nèi)部軸向移動,達到送線的目的,梭軸在軸向移動過程中,還需要以梭軸的一端轉動,因此,在梭軸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移動軸座,移動軸座上開設有軸孔,為了使梭軸轉動靈活,一般移動軸座離梭軸本體較遠,這樣才能在滿足移動軸座的強度的同時,使梭軸轉動時與其它零部件相隔開,但是由于移動軸座離梭軸本體較遠,因此移動軸座的尺寸較大,占據(jù)的空間也較大,容易在梭軸轉動時與其它零部件發(fā)生碰撞,生產(chǎn)加工時,該部位所用的材料也較多,導致投入的成本增加。
綜上所述,為了解決上述梭軸的技術問題,需要設計一種移動軸座體積較小、整體生產(chǎn)成本較低的縫紉機水平傳動軸。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出了移動軸座體積較小、整體生產(chǎn)成本較低、使用壽命長的縫紉機水平傳動軸。
本發(fā)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縫紉機水平傳送軸,包括一根主軸和分設于主軸兩端且相互平行的連接臂,所述主軸兩端分別向主軸同一側延伸并形成有移動軸座,兩移動軸座上軸向開設有同軸的軸孔,兩連接臂一端均軸向開設有連接孔且兩連接孔同軸,所述主軸上橫向開設有與軸孔同軸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軸向設置且弧形槽兩端分別與連接臂相連,在弧形槽上設置有向內(nèi)凹陷的凹槽,所述連接臂上開設有螺紋孔且螺紋孔與連接孔相通;其中,所述水平傳送軸由鋁硅鎂系鑄造鋁合金制得,所述鋁硅鎂系鑄造鋁合金由以下質(zhì)量百分比的成分組成:Si:6.50%-7.00%、Mg:0.35%-0.80%、Cu:0.05%-0.15%、Fe:0.08%-0.17%、Mn:0.10%-0.20%、Zn:0.05%-0.08%、Sr:≤0.02%、Cr:0.10%-0.35%、Ti:0.10%-0.15%、V:≤0.03%、Re:≤0.02%、其他雜質(zhì)元素中單項雜質(zhì)元素含量≤0.03%,雜質(zhì)元素總含量≤0.1%,余量為鋁及不可避免的雜質(zhì)。
在上述水平傳動軸所用的鋁硅鎂系鑄造鋁合金中,Mg、Cu、Zn在Al中的固溶度較大,它們不僅能不同程度地溶入α固溶體中,使固溶體的結構復雜化,并且可以在合金中生成強化相CuAl2、Mg2Si等,起到固溶強化的作用,從而提高合金的強度。鋅元素的存在不僅可以提高Cu的溶解速度和溶解度,提高合金的塑性,而且可以與Mg形成強化相MgZn2化合物,顯著提高合金的抗拉強度和屈服硬度。但是過多的Zn會增加合金的應力腐蝕開裂傾向,因此上述水平傳送軸所用的合金中鋅元素的用量控制在0.05%-0.80%。Si在鋁硅鎂系鑄造鋁合金中可以形成二元或者多元共晶組織,隨著Si含量的增加,一方面組織中共晶體的數(shù)量逐漸增加,從而提高合金的流動性;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合金的線收縮率,從而減少其熱傾向性,使合金具有更優(yōu)異的綜合鑄造性能。此外,在一定范圍內(nèi)適當?shù)脑黾覵i含量也可以提高合金的抗拉強度和抗腐蝕能力。
Fe在鋁合金中一般以針狀或者片狀的化合物如FeAl3、Fe2Si2Al2的形式存在,對基體產(chǎn)生割裂作用,易產(chǎn)生應力集中現(xiàn)象而降低合金的力學性能如伸長率和塑性。但是在鑄造過程中,為了減少合金液對模具的粘附,該合金中需要存在一定量的鐵元素。而為了有效抑制Fe相的有害影響,該合金中加入了0.10%-0.20%的Mn元素及0.02%以內(nèi)的Sr元素,利用Mn中和Fe的有害作用,使合金中的針狀Fe相改變?yōu)闈h字狀、魚骨狀和花卉狀等的Al-Si-Fe-Mn相,從而改善合金的強度、塑性和物理性能,并消除脆性。同時,Mn的加入也可以提高合金的強度,與Al形成Al6Mn化合物從而細化再結晶晶粒。而Sr的加入雖然不能改變合金中的Fe相態(tài),但是可以使合金中的共晶硅相的形態(tài)由針狀變?yōu)槔w維狀,從而提高其力學性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瑞銘機械有限公司,未經(jīng)寧波瑞銘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5190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