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止電力露天作業中暑的制劑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51738.X | 申請日: | 2014-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721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03 |
| 發明(設計)人: | 化晨冰;石鑫;劉學強;彭博;韓越雪;韓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臨沂供電公司;莒南縣供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1/29 | 分類號: | A23L1/29;A61K36/8969;A61K9/48;A61P43/00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10076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止 電力 露天 作業 中暑 制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保健品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用于防止電力露天作業中暑的制劑。
背景技術
盛夏時節,酷暑難耐,為確保夏季用電高峰期的正常供電,電力公司每年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對公用變壓器負荷的測試調整,組織對供電區內的線路、設備進行多次巡視,對發現的隱患、缺陷、違章建筑物等會危及供電安全的隱患及時整改,山東省電力公司系統每年約2.5萬員工在高溫酷暑下、在戶外、野外作業,為保全省電力供應而努力工作,露天作業的電力工人與三伏天的穿著格格不入,頭戴安全帽,身穿長袖和長褲工作裝,胳膊上戴著皮手套,衣領扣得嚴嚴實實,經常頂著酷暑,忍受烈日炙烤,在戶外長時間高空作業,中暑是他們的家常便飯,中暑藥也是他們的常備藥,發現不適就馬上服藥,休息一下再頂上。
中暑是一種夏季常見的急癥,是指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機體體溫調節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的癥狀的總稱。當機體產熱大于散熱時,體內熱蓄積,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失控,心功能減退,心輸出量減少,中心靜脈壓升高,汗腺功能衰竭,使體內熱量進一步蓄積,體溫在短時間內驟升,當體溫高于41.5℃時,高熱對多器官、組織細胞膜及細胞內部結構造成損傷,細胞膜穩定性差,線粒體的氧化磷酸化作用發生障礙,氧依賴代謝途徑遭破壞,導致組織缺氧,使組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水腫,微循環障礙,水電解質酸堿紊亂,導致心、肺、腦、腎、肝等多臟器功能障礙。中暑的原因是非常多的,除了高溫、烈日曝曬外,精神過度緊張、人員過于密集、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均為常見的誘因。
中暑的程度可以分為三級:①先兆中暑。高溫環境中,大量出汗、口渴、頭昏、耳鳴、胸悶、心悸、惡心、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體溫不超過37.5℃;②輕度中暑。具有先兆中暑的癥狀,同時體溫在38.5℃以上,并伴有面色潮紅、胸悶、皮膚灼熱等現象;或者皮膚濕冷、嘔吐、血壓下降、脈搏細而快的情況;③重癥中暑。除以上癥狀外,發生昏厥或痙攣;或不出汗,體溫在40℃以上。大量含游離二氧化硅很高的粉塵吸入肺內,往往無法由呼吸道及時和完全清除。有時雖未出現中暑征象,但在脫離工作后經若干年再出現中暑,常稱為″晚發性中暑″;早期中暑患者即使脫離粉塵工作,病情也會繼續發展,如無合并癥,患者可存活較長時間,但常喪失勞動能力。
目前急診的治療主要是針對繼發癥狀進行處理,補水補液,重癥肌肉注射氯丙嗪,祖國醫學對中暑也已經有深入的研究,其屬于“暑溫”、“暑厥”范疇。暑溫是指在夏季感受暑熱病邪,初起以壯熱、煩渴、汗出、脈洪大等陽明氣分熱盛證候為主要表現,病程中傳變迅速,易傷津耗氣,多閉竅動風之變的一種急性熱病。暑溫病的發生外因感受時令之暑熱病邪,內因人體正氣虧虛。暑為火邪,心為火臟,“暑氣通于心”,故在暑熱過程中,暑熱每易內陷心營。此外,暑熱之邪還可猝中心營而內閉心包,致猝然昏倒的“暑厥”,表現癥狀為灼熱,煩躁、神志昏迷、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氣粗如喘,牙關微緊,四肢抽搐,舌紅絳、脈細數。夏季感受暑熱病邪是引起中暑的外因,而正氣不足則是導致外邪侵襲而發病的內因。夏季暑氣當令,溫度高、濕度大,人體若正氣不足或勞累過度耗傷津氣,暑熱之氣便可侵入人體而發病,臨床上治療中暑,應用益氣生津作用的中藥以治病求本,臨床效果較好。
?
發明內容
本發明參考祖國醫學對暑溫病發病機理的認識以及治療的寶貴經驗,參閱已有合理組方,辨證論治,按照中國藥典及藥理配伍,推陳致新有所增益,辨證論治一直是中醫藥治療疾病的核心理論,如何針對主要病機用藥同時兼顧次要病機,兼顧共性與個性的治療,從而最大程度體現中醫治療疾病的內涵與外延,是中成藥配伍的一個現實難題。發明者通過對傳統中藥的研究,并結合辯證論證,多方收集眾家之長,尋求最佳治療方案,從祖國醫學寶庫中,篩選出益氣生津、開竅降溫的天然成分,按中醫理論組方,提取精華,結合傳統中醫技術精心配制成本發明的用于中暑的制劑,相對于西藥,效果明顯,標本兼治。
為實現本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露天電力作業治療中暑的制劑,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備而得:
丹參30-35份、山茱萸30-35份、荷葉30-35份、酸棗仁25-30份、烏梅25-30份、
魚腥草22-25份、熟地黃22-25份、麥冬20-22份、桂花20-22份、白芍20-22份、
佩蘭20-22份、蒲公英20-22份、茯苓18-20份、陳皮18-20份、遠志18-20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臨沂供電公司;莒南縣供電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臨沂供電公司;莒南縣供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5173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