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造紙機的真空網籠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50606.5 | 申請日: | 2014-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639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06 |
| 發明(設計)人: | 姚洪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市洪成造紙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21F1/60 | 分類號: | D21F1/60 |
| 代理公司: | 無錫盛陽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劉瑞平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無錫市無錫國家***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造紙 真空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造紙機機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造紙機的真空網籠裝置。
背景技術
造紙機是紙張抄造的聯合設備,主要由流送、成型、壓榨和干燥等工位構成,在成型工位中,需要對紙漿進行壓平成型,由于紙漿中很有大量的水分,因此在紙進行成型過程中需要將水分去除,一般都采用網籠來完成壓平吸水操作,一般的網籠結構都是由輥體和內部的真空箱構成,輥體在壓平成型過程中通過真空箱吸出水分,完成成型操作,而一般的網籠結構內輥體結構和真空箱體結構設計不合理,無法達到很好地吸水效果。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造紙機的真空網籠裝置,其內部結構設計合理,能夠在壓平成型過程中有效保證良好的吸水效果。
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造紙機的真空網籠裝置,其包括輥體,所述輥體內設置可相對轉動的真空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箱體外部設置與所述輥體內壁配合的支撐輥輪,所述真空箱體由劣弧箱體和U形開口箱體圍成兩端開口的桶形,所述真空箱體一側設置箱體密封板、另一側連接操作側真空箱頭,所述操作側真空箱頭端部設置箱頭密封板,所述劣弧箱體上依次開有第一開口槽、第二開口槽、第三開口槽,所述第一開口槽、第三開口槽兩側分別軸向設置密封裝置,所述第一開口槽、第二開口槽、第三開口槽兩端分別徑向設置密封裝置,所述密封裝置包括驅動絲桿,所述驅動絲桿上通過絲桿螺母連接驅動支架,所述驅動支架連接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凹槽內設置密封條,所述密封條實現所述輥體內部和所述真空箱體之間的連通和密封,所述真空箱體內部設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一端連接所述U形開口箱體內壁底部、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開口槽、第二開口槽之間的劣弧箱體內壁,所述第二隔板一端連接所述U形開口箱體內壁底部、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開口槽、第三開口槽之間的劣弧箱體內壁,所述第一隔板與所述真空箱體內壁圍成連通所述第一開口槽的第一箱體隔間,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真空箱體內壁圍成連通所述第二開口槽的第二箱體隔間,所述第二隔板、真空箱體內壁圍成連通所述第三開口槽的第三箱體隔間,所述箱體密封板上連接傳動軸,所述傳動軸通過軸套連接傳動軸承,所述傳動軸承連接傳動軸承殼,所述傳動軸承殼外部套裝固定驅動軸頸,所述驅動頸軸上套裝驅動軸承,所述驅動軸承設置于驅動軸承座上,所述操作側真空箱頭外部套裝操作側頸軸,所述操作側頸軸上套裝操作側軸承,所述操作側軸承設置于操作側軸承座上,所述操作側軸承座外側的所述操作側真空箱頭上設置抽真空口和出水口,所述抽真空口包括第一抽真空口、第二抽真空口、第三抽真空口,所述出水口包括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三出水口,所述操作側真空箱頭外部套裝與所述抽真空口、出水口位置對應的外殼箱體,所述外殼箱體內設置分別與所述第一抽真空口、第二抽真空口、第三抽真空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三出水口連通的通路,所述操作側真空箱頭內部設置與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對應的第三隔板、第四隔板,所述第三隔板與所述操作側真空箱頭內壁形成連通所述第一箱體隔間、第一抽真空口、第一出水口的第一箱頭隔間,所述第三隔板與所述第四隔板、操作側真空箱頭內壁形成連通所述第二箱體隔間、第二抽真空口、第二出水口的第二箱頭隔間,所述第四隔板與所述操作側真空箱頭內壁形成連通所述第三箱體隔間、第三抽真空口、第三出水口的第三箱頭隔間。
其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軸承、驅動軸承、操作側軸承一側分別設置鎖緊螺母;
所述驅動軸承座、操作側軸承座上分別設置迷宮圈;
所述U形開口箱體外部設置輥輪安裝板,所述輥輪安裝板上安裝所述支撐輥輪;
所述U形開口箱體外側一端設置清洗噴水管、另一端設置潤滑噴水管,所述清洗噴水管、潤滑噴水管穿過所述箱頭密封板后連接所述進水接口;
所述抽真空口和出水口外側的所述操作側真空箱頭上套裝蝸輪,所述蝸輪連接蝸桿。
采用本發明的結構后,傳動側、驅動側、操作側結構緊湊,設計合理,真空箱體內部通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分隔出第一箱體隔間、第二箱體隔間、第三箱體隔間,分別連通第一箱頭隔間、第二箱頭隔間、第三箱頭隔間,出水口自動流出水、抽真空口抽取水分,能夠在壓平成型過程中有效保證良好的吸水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處剖視圖;
圖3為圖1中B-B處剖視圖;
圖4為圖3中C向示意圖;
圖5為圖3中D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一種造紙機的真空網籠裝置,其包括輥體1,輥體1內設置可相對轉動的真空箱體2,真空箱體外部設置與輥體1內壁配合的支撐輥輪3,真空箱體2由劣弧箱體4和U形開口箱體5圍成兩端開口的桶形,真空箱體2一側設置箱體密封板6、另一側連接操作側真空箱頭7,操作側真空箱頭7端部設置箱頭密封板8,劣弧箱體4上依次開有第一開口槽9、第二開口槽10、第三開口槽11,第一開口槽9、第三開口槽11兩側分別軸向設置密封裝置12,第一開口槽9、第二開口槽10、第三開口槽11兩端分別徑向設置密封裝置12,密封裝置12包括驅動絲桿13,驅動絲桿13上通過絲桿螺母14連接驅動支架15,驅動支架15連接密封凹槽16,密封凹槽16內設置密封條17,密封條17實現輥體1內部和真空箱體2之間的連通和密封,驅動絲桿13一端穿過箱頭密封板6后連接驅動電機(圖中未畫出),驅動電機工作帶動驅動絲桿13上的驅動支架15運動實現密封條17的密封,保證抽真空時真空箱體2內部的密封性,真空箱體2內部設置第一隔板18和第二隔板19,第一隔板18一端連接U形開口箱體5內壁底部、另一端連接第一開口槽9、第二開口槽10之間的劣弧箱體4內壁,第二隔板19一端連接U形開口箱體5內壁底部、另一端連接第二開口槽10、第三開口槽11之間的劣弧箱體4內壁,第一隔板18與真空箱體2內壁圍成連通第一開口槽9的第一箱體隔間20,第一隔板18、第二隔板19、真空箱體2內壁圍成連通第二開口槽10的第二箱體隔間21,第二隔板19、真空箱體2內壁圍成連通第三開口槽11的第三箱體隔間22,箱體密封板6上連接傳動軸23,傳動軸23通過軸套24連接傳動軸承25,傳動軸承25連接傳動軸承殼26,傳動軸承殼26外部套裝固定驅動軸頸27,驅動頸軸27上套裝驅動軸承28,驅動軸承28設置于驅動軸承座29上,操作側真空箱頭7外部套裝操作側頸軸30,操作側頸軸30上套裝操作側軸承31,操作側軸承31設置于操作側軸承座32上,操作側軸承座32外側的操作側真空箱頭7上設置抽真空口33和出水口34,抽真空口33包括第一抽真空口35、第二抽真空口36、第三抽真空口37,出水口34包括第一出水口38、第二出水口39、第三出水口40,操作側真空箱頭7外部套裝與抽真空口33、出水口34位置對應的外殼箱體49,外殼箱體49內設置分別與第一抽真空口35、第二抽真空口36、第三抽真空口37、第一出水口38、第二出水口39、第三出水口40連通的通路,操作側真空箱頭7內部設置與第一隔板18、第二隔板19對應的第三隔板41、第四隔板42,第三隔板41與操作側真空箱頭7內壁形成連通第一箱體隔間20、第一抽真空口35、第一出水口38的第一箱頭隔間43,第三隔板41與第四隔板42、操作側真空箱頭7內壁形成連通第二箱體隔間21、第二抽真空口36、第二出水口39的第二箱頭隔間44,第四隔板42與操作側真空箱頭7內壁形成連通第三箱體隔間22、第三抽真空口37、第三出水口40的第三箱頭隔間45;傳動軸承25、驅動軸承28、操作側軸承31一側分別設置鎖緊螺母46,有效固定軸承的位置;驅動軸承座29、操作側軸承座32上分別設置迷宮圈47,可以起到更好地密封作用;U形開口箱體5外部設置輥輪安裝板48,輥輪安裝板48上安裝支撐輥輪3;U形開口箱體5外側一端設置清洗噴水管50、另一端設置潤滑噴水管51,清洗噴水管50、潤滑噴水管51穿過箱頭密封板6后連接進水接口52,通過進水接口52注入水,起到清洗和潤滑作用;抽真空口33和出水口34外側的操作側真空箱頭7上套裝蝸輪53,蝸輪53連接蝸桿5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市洪成造紙機械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市洪成造紙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5060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真空伏輥的真空箱的支撐結構
- 下一篇:一種耐腐蝕工業用人造革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