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連接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45780.0 | 申請日: | 2014-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706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06 |
| 發明(設計)人: | 莫志堅;肖啟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想(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02 | 分類號: | H01R13/02;H01R13/6461;H01R13/647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安之斐 |
| 地址: | 100085***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連接器,更具體地說,涉及能夠在避免漏電發生的同時實 現設備小型化的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高速數字電子設備(如特定通信設備和計算機服務器)需要快速且準確 的信號傳輸。這些設備具有包括電連接器、電線、電路板和集成電路封包的 電路組件。在低速應用中,這些組件可以彼此協作地正常運行。然而,在高 速應用中,當確保設備整體的電氣性能令人滿意時,這些組件的導電性和其 他電氣特性變得關鍵。
由于電子產品正向著更輕薄、更小型化的方向發展,從而使得印刷電路 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的線間距細密化,層間薄型化,孔距則進一 步縮小,使得絕緣性能成為可靠性重點關注的問題。對于現有的電連接器, 在主板焊接時,如果使用過孔焊接,當信號引腳之間間距小于一定閾值(如, 0.45mm)時,會造成阻抗過小,有漏電發生(導電陽極絲)。
具體來講,導電陽極絲(CAF:ConductiveAnodicFilament)是可以導致 電氣短路或開路的電化學腐蝕過程的副產物。通常表現為從電路中的陽極發 散出來,沿著玻纖與環氧之間的界面表面朝著陰極方向遷移,形成導電性細 絲物,從而導致導體間絕緣電阻發生突然的難以預料的下降。
導電陽極絲的形成首先是玻璃/環氧的物理破壞,然后吸潮導致了玻璃/ 環氧分離界面出現水介質,提供了電化學通道,促進了腐蝕產物的運輸,腐 蝕產物在電場作用下從陽極向陰極定向移動,最終形成從陽極到陰極的導電 絲。陽極導電絲的形成和基材、導體結構、助焊劑和電場強度等因素相關。
陽極導電絲通常發生在過孔與過孔之間、過孔與內外層導線之間、外層 或外層導線與導線之間,從而造成兩個相鄰的導體之間絕緣性能下降甚至造 成短路。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情形,期望提供在避免漏電發生的同時實現設備小型化的電連 接器。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以及 多組引腳,置于所述絕緣本體內,其中每個引腳包括用于電連接到外部設備 的第一端部以及與主板焊接的第二端部,并且其中至少一對相鄰引腳的第一 端部之間的距離與第二端部之間的距離不同。
優選地,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電連接器中,相鄰兩個引腳的第二端部 之間的距離大于第一閾值且小于第二閾值。
優選地,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電連接器中,相鄰兩個引腳的第二端部 之間的距離為0.47mm~0.6mm范圍中的任意值。
優選地,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電連接器中,所述相鄰兩個引腳的第二 端部之間的距離為0.5mm。
優選地,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電連接器中,在每一組引腳內,相鄰兩 個引腳的第一端部之間的距離為第一距離,在兩個相鄰組的引腳間,相鄰兩 個引腳的第一端部之間的距離為第二距離,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距離與所述第二距離不同。
優選地,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電連接器中,所述第一距離小于所述第 二距離。
優選地,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電連接器中,每組引腳包括三個相鄰的 引腳。
優選地,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電連接器中,所述第一距離為 0.4mm~0.5mm范圍中的任意值,所述第二距離為0.5mm~0.6mm范圍中的任 意值。
優選地,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電連接器中,所述第一距離為0.4mm, 所述第二距離為0.5mm。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擴展塢,包括:一個或多個電連接 器;主板,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電連接器中的每一個均包括:絕緣本體;以 及多組引腳,置于所述絕緣本體內,其中每個引腳包括用于電連接到外部設 備的第一端部以及與主板焊接的第二端部,并且其中至少一對相鄰引腳的第 一端部之間的距離與第二端部之間的距離不同。
根據本發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一個或多個電連 接器;以及主板,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電連接器中的每一個均包括:絕緣本 體;以及多組引腳,置于所述絕緣本體內,其中每個引腳包括用于電連接到 外部設備的第一端部以及與主板焊接的第二端部,并且其中至少一對相鄰引 腳的第一端部之間的距離與第二端部之間的距離不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經聯想(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457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