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油茶籽采摘網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44986.1 | 申請日: | 2014-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551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萬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神農油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D46/26 | 分類號: | A01D46/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21001 湖南省衡陽市耒陽***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茶 采摘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用工具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油茶籽采摘網。?
背景技術
茶籽油,俗稱茶油,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從山茶科山茶屬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種子中提取的純天然高級食用植物油。油茶籽含油率一般為25?~35%,所榨出的油茶籽油主要含油酸、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其脂肪酸含量、比例與橄欖油極為相似,素有“東方橄欖油”的稱號,甚至有些營養成分的指標還要高于橄欖油。由于油茶整個生長過程無需使用化肥、農藥,山茶果生長期從開花到成熟,歷經冬、春、夏、秋之雨露,盡吸天然養分、日月精華,營養價值極高,所榨取出來的茶籽油是能夠與橄欖油相媲美的高檔健康食用油,因而得到人們的廣泛認可和推崇。
目前,油茶籽大多采用人工采摘,掉落的油茶籽落入草叢等地,難以收集,同時直接讓果實落在地上,既不衛生也費時費力,又會對果實造成浪費,不能達到良好的采摘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正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茶籽采摘網,在有效的提高采摘效率的同時保證油茶籽的衛生性和完整性。?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油茶籽采摘網,包括外圈支撐桿、內圈支撐桿、網布和支腳;所述外圈支撐桿和所述內圈支撐桿均為為圓環結構,在所述外圈支撐桿和所述內圈支撐桿間設有所述網布,在所述外圈支撐桿的下表面設有所述支腳,所述支腳的長度可調。?
進一步地,所述外圈支撐桿和內圈支撐桿均為至少兩段拼接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支腳包括導向套、伸長桿和定位銷,所述導向套為管狀結構、一側設有通孔,套在所述伸長桿外,所述定位銷設在所述導向套的通孔位置,通過所述定位銷作用,將所述伸長桿固定。?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將油茶籽采摘網拼接在需要采摘的油茶樹下,采摘人員可利用長桿等物對油茶樹進行敲擊,使得茶油籽脫落,掉下,設置在油茶樹下方的油茶籽采摘網可以有效保護果實的完整及衛生,又可省時省力,提高油茶籽采摘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出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油茶籽采摘網,包括外圈支撐桿1、內圈支撐桿2、網布3和支腳4;所述外圈支撐桿1和所述內圈支撐桿2均為為圓環結構,在所述外圈支撐桿1和所述內圈支撐桿2間設有所述網布3,在所述外圈支撐桿1的下表面設有所述支腳4,所述支腳4的長度可調;所述外圈支撐桿1和內圈支撐桿2均為至少兩段拼接結構,所述支腳4包括導向套41、伸長桿42和定位銷43,所述導向套41為管狀結構、一側設有通孔,套在所述伸長桿42外,所述定位銷43設在所述導向套41的通孔位置,通過所述定位銷43作用,將所述伸長桿42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神農油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湖南神農油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4498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音量調節方法及用戶終端
- 下一篇:一種垃圾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