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地震的定位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43223.5 | 申請日: | 2014-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7269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7 |
| 發明(設計)人: | 董健;馬國慶;李守才;梅有仁;袁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V1/00 | 分類號: | G01V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朱繪;張文娟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震 定位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微地震的定位方法和系統,屬于地質勘探技術領域,可以快速且較為準確地定位出為地震發生的地點,提高了微地震監測與研究的效率。該微地震的定位系統包括多個子系統,任一子系統包括一處理單元和多個采集單元,所述多個采集單元連接處理單元、分布在采集單元周圍;其中,采集單元用于采集微地震的初至旅行時并發送給處理單元;所述處理單元用于接收到來自各采集單元的初至旅行時后,處理各初至旅行時得到微地震發生地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質勘探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微地震的定位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微地震監測技術是近年來快速發展起來的解決低滲透油氣藏開發的重要技術。隨著對能源開發的進一步重視及需求,微地震監測與研究對致密砂巖、頁巖等非常規油氣藏的開發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微地震技術是通過對相鄰井中的地震檢波器接收到的來自壓裂井在壓裂過程中的微地震信號(目前主要指微地震初至旅行時)進行分析,來描述壓裂過程中裂縫生長的幾何分布以及流體運移特征(例如裂縫的高度、長度以及方位)。這些信息可以優化壓裂設計以及提高油氣藏管理,從而提高油氣田的產能。其中,利用射孔進行壓裂,射孔是采用特殊聚能器材進入井眼預定層位進行爆炸開孔讓井下地層內流體進入孔眼的作業活動,普遍應用于油氣田和煤田。
發明人發現,現有的微地震監測技術中,定位出微地震發生的地點的速度仍不夠快,影響了微地震監測與研究的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微地震的定位方法和系統,可以提高定位出微地震發生的地點的速度,提高了微地震監測與研究的效率。
本發明提供一種微地震的定位系統,所述系統包括多個子系統,任一子系統包括一處理單元和多個采集單元,所述多個采集單元連接處理單元、分布在采集單元周圍;
其中,采集單元用于采集微地震的初至旅行時并發送給處理單元;所述處理單元用于接收到來自各采集單元的初至旅行時后,處理各初至旅行時得到微地震發生地點。
任一子系統還包括位于所述多個采集單元中心的一個中心的采集單元,所述中心的采集單元與其他采集單元位于同一水平面,其他采集單元均勻分布在所述中心的采集單元周圍且與所述中心的采集單元的距離相等。
任一子系統包括處理單元、四個采集單元和一個中心的采集單元,所述中心的采集單元和其他采集單元的排布呈十字形。
位于中心的采集單元與其他采集單元之間的距離為20米。
采集單元為三分量檢波器。
所述系統包括若干個子系統,所述若干個子系統圍成數個中心點重合的圓形或正方形,其中,數個中心點重合的圖形中,最內層的為正方形,最外層的為圓形。
所述系統包括25個子系統,其中,16個子系統圍成圓形且相鄰子系統之間的距離相等,所述圓形的圓心設置有一子系統,其余8個子系統圍繞圓形的圓心排列成正方形且分別位于該正方形的端點或邊的中點,該正方形位于圓形的內部。
所述正方形的任一端點、所述圓形上的一個子系統和中心的子系統在一條直線上。
本發明帶來了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微地震的定位系統,所述系統包括多個子系統,每一子系統包括一處理單元和多個圍繞處理單元設置的采集單元。該采集系統在接收到來自來自各采集單元的微地震的初至旅行時后,處理各初至旅行時得到微地震發生地點。實現了在采集初至旅行時的同時完成對初至旅行時的初始分析,能夠提高定位出微地震發生的地點的速度,有效地提高了微地震監測與研究的效率。
本發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微地震的定位方法,為基于上述的定位系統的方法,包括:
采集單元采集微地震的初至旅行時并將其發送給處理單元;
處理單元接收到來自各采集單元的初至旅行時后,處理各初至旅行時得到微地震發生地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4322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