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周邊輸入裝置與其設定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42874.2 | 申請日: | 2014-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464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30 |
| 發明(設計)人: | 戴振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 | 分類號: | G06F3/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揮;常大軍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北***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周邊 輸入 裝置 與其 設定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周邊輸入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當該裝置與一計算裝置并用時,以另一計算裝置設定之。
背景技術
電腦周邊中較為復雜的輸入裝置支援許多內部設定,但作為周邊其人機接口有其局限,所連接的電腦上往往得安裝專門的應用軟件和驅動程序方能供使用者存取這些設定。如此衍生兩類問題。其一,使用者帶著輸入裝置轉換電腦時,即使設定儲存于輸入裝置而可攜,新電腦也不見得能辨識,而使用者可能沒有在新電腦安裝軟件的權限。其二,使用者轉換至配有其它輸入裝置的電腦或在原電腦啟用新的輸入裝置時,不一定能將對原有輸入裝置的設定移轉至新的電腦和輸入裝置的組合。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揭露一種周邊輸入裝置與用于設定該裝置的一種方法。該周邊輸入裝置一般與第二計算裝置并用,但可以第一計算裝置設定。
具體而言,所揭露的周邊輸入裝置包含通訊模塊與控制模塊。通訊模塊用以接收來自第一計算裝置的一指令,并用以傳送輸入數據至第二計算裝置。控制模塊用以提供輸入數據給通訊模塊傳送,并用以處理該指令。指令關聯于輸入數據或指示控制模塊進行內部設定。
從流程的觀點,則在所揭露的設定方法中,指令于第一計算裝置被傳送,于周邊輸入裝置被接收以及處理。如前述,指令關聯于周邊輸入裝置對第二計算裝置的輸入數據,或指示周邊輸入裝置進行其內部設定。
簡言之,藉由通常是可攜的第一計算裝置,周邊輸入裝置的設定(無論「設定」是指動作或數據)可與裝置本身脫鉤。第一計算裝置可代第二計算裝置(指示)進行設定,亦可作為保存者將設定數據于指令中傳送給周邊輸入裝置,從而對使用者而言對第二計算裝置的存取權限和內部設定的跨裝置可移轉性不再是變更第二計算裝置與周邊輸入裝置的組合的障礙。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附圖說明
圖1至圖4為本發明諸示范實施例中周邊輸入裝置、第一計算裝置以及第二計算裝置的方框圖;
圖5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用于設定周邊輸入裝置的方法流程圖。
其中,附圖標記
11、21、31、41第一計算裝置
12、22、32、42第二計算裝置
13、23、33、43周邊輸入裝置
130、230、330、430控制模塊
135、235、335、435通訊模塊
1351、1352、2351、2352接口
24基地臺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配合所揭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諸面向的詳細特征,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了解本發明的技術內容、相關目的以及優點并據以實施,其中圖1至圖4分別以虛線和實線表達裝置間無線和有線的信號傳輸通道。有線通道可以但不限于依據通用串行總線(UniversalSerialBus,簡稱USB)。無線通道可以但不限于依據Wi-Fi(IEEE802.11)、藍牙(Bluetooth)、無線USB、近場通訊(nearfieldcommunication,簡稱NFC)、ANT+或其他操作于任一工業、科學與醫療頻段(ISMband,包括2.45±.05GHz)的通訊協定。圖1至圖4中描繪信號傳輸為無線或有線僅在于示例,并非用以于該實施方式中限制通道的類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昆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4287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信號處理方法以及電子設備
- 下一篇:控制智能終端設備使用的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