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輔助機動車輛的感應電池充電的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41544.1 | 申請日: | 2014-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2352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3 |
| 發明(設計)人: | 唐·安德里亞斯·約瑟芬·基斯;塞米·菲利蒙·彼得里迪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特全球技術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26 | 分類號: | G06F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和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楊帆 |
| 地址: | 美國密歇根州迪爾***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動車輛 對齊 充電 電池 方法和裝置 電感耦合 感應充電 感應電池 感應耦合 信息閱讀 指示產生 參考點 固定的 預測 通電 關聯 反饋 駕駛 應用 | ||
一種用于輔助機動車輛(5,50)定位對機動車輛(5,50)的電池(8,58)感應充電的方法,其包含應用車牌號信息閱讀與機動車輛(5,50)相關聯的車牌號以生成關于機動車輛(5,50)上的至少一個參考點的車輛電感耦合點(VICP,6)在車輛(5,50)上的位置,比較VICP(6)的預測的當前位置與位于機動車輛(5,50)定位的路面上的固定的感應耦合點(ICP 7),并且向駕駛者和機動車輛(5,50)的其中一個提供指示產生需要的VICP(6)與ICP(7)的對齊所需要的行動的反饋。方法可以進一步包含當預測VICP(6)與ICP(7)對齊時,對ICP(7)通電,以對機動車輛(5,50)的電池(8,58)充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輔助具有需要再充電的電池的機動車輛的感應電池充電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種輔助這樣的機動車輛定位對電池感應充電的方法。
背景技術
如插電式電動車輛(PHEV)、純電動車輛(BEV)以及增程式電動車輛(RangeExtended Electric Vehicles,REV)這樣的電動車輛,由于電流存儲器和推力電池(牽引蓄電池)的能量存儲能力有限,導致電動駕駛里程受限。充電導線的應用不太受這些車輛的使用者歡迎,因為連接和拆離它們都需要耗費時間,并且必須將其存放在車輛上,從而占據有用的存儲空間。此外,插頭和插座連接的腐蝕將增加插頭和插座之間的電阻,從而降低充電效率。
因此,為了提供延長的駕駛里程,并且簡化再充電過程,理想的是在充電軟線(cord)中避免應用插頭。因此建議應用感應充電并且將感應墊或電感耦合點(VICP)安裝到車輛的下側,并且另一個固定到地面上,使得能量和信息可以從固定的電感耦合點(ICP)傳送到車輛以對電池再充電。
已知的有時稱為“無線充電”的感應充電應用電磁場在兩個物體之間傳送能量。能量通過電感耦合傳送到電動裝置(電感耦合點),其然后應用傳送的能量對車輛上的一個或多個電池充電。
感應充電器典型地應用感應線圈從固定的充電基站(ICP)內形成交變電磁場并且在VICP中的第二感應線圈從電磁場取得功率,并將其轉換回電流以對一或多個電池充電。
這樣的電感耦合點的問題在于諸多駕駛者在將車輛準確操縱和定位到固定的電感耦合點——如固定的充電線圈方面——存在困難,尤其在地面安裝的電感耦合點(ICP)的情況下如果充電線圈被車輛遮蓋,則更是如此。
如果在固定的ICP和VICP之間不能夠實現準確的對齊,則將導致較大的損耗,這主要緣于較大的空氣間隙。這些損耗將導致每個電池電荷的電流成本增加,并且還導致極度冗長的電池充電時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輔助機動車輛相對于固定的感應充電點定位的方法,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充電效率并且使得電池充電時間盡可能地少。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于輔助機動車輛定位的方法,其中機動車輛具有電池和相對于用于通過與單個車輛安裝的電感耦合點的感應耦合對電池充電的固定地面安裝的電感耦合點的單個車輛安裝的電感耦合點,其中該方法包含應用車輛識別系統建立機動車輛的身份,應用機動車輛的身份獲得關于機動車輛上的至少一個參考點的單個車輛安裝的耦合點在車輛上的位置,應用單個車輛安裝的電感耦合點在機動車輛上的位置以及已知的固定地面安裝的電感耦合點的位置對駕駛者和機動車輛的控制系統中的至少一個提供導向,以操縱機動車輛使得單個車輛安裝的電感耦合點與固定地面安裝的電感耦合點對齊。
對駕駛者和機動車輛的控制系統中的至少一個提供導向可以包括比較單個車輛安裝的電感耦合點的預測的當前位置與已知的固定地面安裝的電感耦合點的位置,并且基于單個車輛安裝的電感耦合點的預測的當前位置和已知的固定地面安裝的電感耦合點的位置之間的不同,生成指示將單個車輛安裝的電感耦合點與固定地面安裝的電感耦合點對齊所需的行動的指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特全球技術公司,未經福特全球技術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4154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