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治療冠心病(胸痹)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39595.0 | 申請日: | 2014-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475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9 |
| 發明(設計)人: | 高志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志杰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K36/61;A61K36/54;A61K9/14;A61K9/00;A61P9/10;A61K35/32;A61K35/413;A61K35/56;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030009 山西省太原市***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治療 冠心病 胸痹 中藥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冠心病(胸痹)的中藥組合物,特別是涉及一種采用杯式藥物貼穴灸法治療冠心病(胸痹)的中藥組合物,本發明還涉及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術
冠心病是國內外人口的常見病、多發病,是指因冠狀動脈狹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機能障礙和(或)器質性病變,屬于中醫“胸痹”范疇。目前,由于生活節奏的提高,各種壓力的加大,不良習慣增多,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冠心病(胸痹)易患傾向,長期的冠心病(胸痹)會造成患者較大的身心負擔。
目前西醫對該病無特效藥物,一般采用手術治療。但是手術風險大,費用高。
傳統中醫藥和現代中藥藥劑學的發展對冠心病的治療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王云霞等人在《冠心病的中藥治療》,?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vol.26,?No.9,?P.1149-1150中綜述了治療冠心病的幾種中藥方劑,包括:炙甘草湯、復方丹參滴丸、麝香保心丸、血塞通、參麥注射液、葛根素等。以上中藥方劑需經內服或注射施用,往往產生較強首過代謝或較高的全身血藥濃度,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隔物灸法,又稱間接灸法,是指在艾灸與穴位皮膚之間襯隔物品施灸的方法,廣泛應用于內、外、兒、五官等科,特別是在外科應用更多。所隔的物品,動、植、礦物都有,例如隔姜灸、隔鹽灸等。
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本發明認為冠心病(胸痹)的病理基礎為:經絡空虛、風寒之邪侵犯致局部血液循環不暢、患部神經傳導失調。采用獨創的杯式藥物貼穴灸法結合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治療冠心病(胸痹)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治療冠心病(胸痹)的中藥組合物,可使冠心病患者獲得及時治療,提高患病人群的生活質量。該中藥組合物原料易得,制備簡單,易于操作。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治療冠心病(胸痹)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一號散劑、二號散劑和三號散劑組成。其中一號散劑由珍珠粉10份,干姜粉5份,花椒粉5份,薏苡仁粉10份和小麥面粉20份組成。二號散劑由川芎粉1份,蘇合香粉1份,木香粉0.5份,羚羊角粉0.5份,烏藥粉0.5份和牛黃粉0.5份組成。三號散劑由八角茴香粉1份,丁香粉1份,蓽澄茄粉0.5份和小茴香粉0.5份組成。以上份數均以重量份計。
本發明還提供制備所述中藥組合物的方法,包括分別制備一號散劑、二號散劑和三號散劑。
一號散劑的制備方法為:分別取清潔干燥的珍珠干品、干姜干品、花椒干品和薏苡仁干品,并分別放入粉碎機中粉碎,過篩,殺菌,得到珍珠粉、干姜粉、花椒粉和薏苡仁粉。取清潔干燥的小麥面粉干品,經過篩、殺菌,得到小麥面粉。將制好的原料組分粉末按比例混合均勻,封裝,制成一號散劑。
二號散劑的制備方法為:分別取清潔干燥的川芎干品、蘇合香干品、木香干品、羚羊角干品、烏藥干品和牛黃干品,分別放入粉碎機中粉碎,過篩,殺菌;將制好的原料組分粉末按比例混合均勻,封裝,制成二號散劑。
三號散劑的制備方法為:分別取清潔干燥的八角茴香干品、丁香干品、蓽澄茄干品、小茴香干品,分別放入粉碎機中粉碎,過篩,殺菌;將制好的原料組分粉末按比例混合均勻,封裝,制成三號散劑。
本發明還提供所述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冠心病(胸痹)的藥物中的用途。所述中藥組合物可用于杯式藥物貼穴灸法中,取一號散劑制成數個藥杯,分別貼在拔罐后的穴位處,將二號散劑分成數等份并分別撒在藥杯底部,再將三號散劑分成數等份并分別撒在藥杯底部二號散劑藥粉之上,將艾絨做成錐形艾柱,放入藥杯中點燃。
進一步的,具體操作步驟為:取一號散劑50克用清水和軟反復揉合,至藥團發青,并有藥香味及手心中揉合時有沁入性熱感,然后用藥團做成三個藥杯,上下直徑等大,內徑3厘米,高2.5厘米,杯周圍厚0.2厘米,杯底厚度小于0.1厘米,用粗針或牙簽在杯底戳10至30個小孔。將三個藥杯分別貼在拔罐后的三個穴位處,將二號散劑4克分三等份分別撒在三個藥杯底部,再將三號散劑3克分三等份分別撒在藥杯底部二號散劑藥粉之上,覆蓋杯底,然后將艾絨做成錐形艾柱6枚,艾柱底部直徑3厘米,把艾柱放入藥杯中點燃,每穴灸兩壯。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中組分的藥理如下:
珍珠:性甘、咸、寒。歸心、肝經。用于安神,解毒,生肌。
干姜:味辛,性熱。歸脾、胃、心、肺經。用于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溫肺化飲。
花椒:性溫,味辛。歸脾、胃、腎經。用于溫中散寒,健胃除濕,止痛殺蟲,解毒理氣,止癢祛腥。
薏苡仁:性甘、淡、微寒。歸脾、胃、肺、大腸經。用于健脾,清熱,滲濕,除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志杰,未經高志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3959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