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地溫調節空間內冷暖/干濕及凈化環境的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39550.3 | 申請日: | 2014-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6542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1-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傳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傳友 |
| 主分類號: | F24F5/00 | 分類號: | F24F5/00;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372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地溫 調節 空間 冷暖 干濕 凈化 環境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地能的開發利用領域,具體是一種基于地溫調節空間內冷暖/干濕及凈化環境的系統。?
背景技術
地能,即地熱能,是一種儲量巨大、性能穩定的可再生資源、清潔能源。世界各國都在加大地能利用范圍、提高地能利用技術水平。地能在冬季作為熱泵供暖的熱源和夏季作為空調制冷的冷源;即在冬季時通過水源把地能中的熱量“取”出來供給室內采暖;夏季時把室內的熱量“帶”出去,釋放到大地中去。?
地能空調技術是一種利用地下淺層地熱資源(也稱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既可供熱又可制冷的高效節能空調系統技術。在空調領域對地能的推廣應用更是得到各國政府的大力提倡和支持。上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將地能正式利用到空調領域,這些年來經歷了認識、接受、使用、推廣、提高等階段,現在已經被各大生產廠家和廣大用戶所接受,正在被全社會廣泛應用和高度重視。?
為了開發利用地熱能,本申請人于2013年05月22日申請了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基于地溫冷卻的制冷裝置”,其專利號為201320280999.0,該專利已于2013年11月06日成功獲得專利權,授權公告號為CN?203274103?U。該專利公開了一種基于地溫冷卻的制冷裝置,包括地下水箱、循環水泵、地下M形散熱片,地上M形吸熱制冷管道,所述地下水箱底部與地下M形散熱片一端通過管道連接,所述地下M形散熱片另一端伸出地面與循環水泵連接,所述循環水泵與地上M形吸熱制冷管道一端通過管道連接,地上M形吸熱制冷管道另一端通過管道接入地下水箱內。?
上述裝置僅給出了用水做介質來傳遞能量的技術方案,應用范圍過于局限;所述的地下M形散熱片和地上M形吸熱制冷管道均為一根折彎成型的熱交換管,一旦某處損壞,需要更換整個熱交換管,維護成本高;另外,僅使用地下M形散熱片和地上M形吸熱制冷管道作為熱交換管,只進行了簡單的熱交換,經過實際應用發現其單一制冷,只能用于長年適用于熱帶需要制冷地區;而制熱效果不太理想,不適應氣候和環境多變地區;因此需要對該產品裝置進一步完善,加之,也不能對地熱進行分層取溫和分層利用;于是,本發明人在原有基礎上需要對第一代產品和方法進行多項重大改進升級,申報第二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節能環保無公害,維護成本低,且能夏季制冷、冬季制熱的基于地溫調節空間內冷暖/干濕及凈化環境的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基于地溫調節空間內冷暖/干濕及凈化環境的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儲蓄罐、平面M片冷熱交換器、立體M型吸收器、導管;所述立體M型吸收器是由若干平面M片冷熱交換器依次連接疊加成的立體M型管路;所述平面M片冷熱交換器、立體M型吸收器和導管置于地熱源中,或者將立體M型吸收器設置在發酵池中;所述導管還連接出水裝置或者至少一種冷暖/干濕/凈化調節器;所述冷暖/干濕/凈化調節器為M型單層管路式空氣冷暖調節器、壓縮機噴霧式冷暖/干濕/凈化調節器、M型管路制熱/制冷墻、M型管路空心透明大棚式制熱/制冷器、排氣式制熱/制冷器e、M型單層管路噴氣式冷暖/干濕/凈化調節器f和房頂多邊形管噴氣式冷暖/干濕/凈化調節器g中的任意一種;所述M型單層管路式空氣冷暖調節器是由若干熱交換單層管拼接成的平面M型單層管,所述拼接為插接、螺紋連接、焊接中任意一種;所述M型單層管路式空氣冷暖調節器還連接出水裝置或者儲蓄罐;所述壓縮機噴霧式冷暖/干濕/凈化調節器包括壓縮機和霧化噴頭;所述M型管路制熱/制冷墻的M型管路置于墻體、地面或者房頂內部或者內表面上;所述M型管路空心透明大棚式制熱/制冷器采用空心管架、雙層M型管路空心玻璃墻和雙層M型管路空心玻璃瓦建造而成;所述排氣式制熱/制冷器e為排氣扇;所述M型單層管路噴氣式冷暖/干濕/凈化調節器f是由若干具有多個排氣孔的單層管拼接成的平面M型單層管;所述房頂多邊形管噴氣式冷暖/干濕/凈化調節器g為四根具有多個排氣孔的單層管拼接成的平面多邊形單層管。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在所述儲蓄罐與平面M片冷熱交換器之間設置電動泵,所述電動泵為氣泵或者水泵;儲蓄罐為蓄氣罐或者蓄水罐。?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地熱源為下述中任意一種:1地表三米以下的土壤、沙層或者水;2溫泉噴泉、地熱氣噴氣、火山噴熱或者流水水壓;3窯洞、山洞、地窖。?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將若干立體M型吸收器以深度為梯度分層取溫設置,且所取地溫并聯分別使用。?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立體M型吸收器和導管之間設置保溫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傳友,未經李傳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3955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數據傳送電路和包括數據傳送電路的存儲器
- 下一篇:一種后殼和曲率可調的電視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