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抑郁癥的中藥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38368.6 | 申請日: | 2014-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882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孫吉花;趙愛榮;姜宏;于蘇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75 | 分類號: | A61K36/75;A61P25/24;A61K35/65;A61K35/55;A61K3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66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抑郁癥 中藥 組合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應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抑郁癥的中藥組合物。
(二)背景技術
抑郁癥又稱抑郁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郁,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復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
抑郁癥屬于中醫的郁證范疇,中醫學認為,郁證是由于情志不舒,氣機瘀滯所引起的一類病癥。主要表現為心情抑郁,情緒不寧,脅肋脹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物梗阻、失眠等多種復雜癥狀。郁證的發生主要是肝、脾、心三臟受累以及氣血失調而成。抑郁不暢,使肝失條達,氣失疏泄而致肝氣郁結。氣郁日久化火,氣滯又可導致血瘀不行。若肝郁及脾,或思慮不解,勞倦傷脾,均能使脾失健運,蘊濕生痰,導致氣滯痰瘀。若濕濁停留,或食滯不消,或痰濕化熱,則可發展為濕郁、食郁、熱郁等;情志不舒,肝郁抑脾,耗傷心血,營血漸耗,心失所養,神失所藏,導致心神不安。中醫結合辯證采取了疏肝理氣、靜氣凝神為治療法則,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制備簡單、療效顯著的治療抑郁癥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治療抑郁癥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首烏藤13-20份、龍齒12-19份、纈草13-19份、蟾酥10-19份、麝香6-12份、黃皮核10-19份、預知子11-19份、梅花13-19份、功勞木10-20份、前胡13-21份。
其優選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
首烏藤13份、龍齒12份、纈草13份、蟾酥10份、麝香6份、黃皮核10份、預知子11份、梅花13份、功勞木10份、前胡13份。
本發明所述中藥為散劑或丸劑,將各種原料清洗干凈后,打粉混合,制成散劑或丸劑,定量服用。
各原料的藥用性能如下所示:
首烏藤:養血安神、祛風通絡;
龍齒:鎮神安神,清熱除煩;
纈草:治心神不安,胃弱,腰痛,月經不調,跌打損傷;
蟾酥:解毒止痛,開竅醒神;
麝香: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
黃皮核:理氣消食,散結消脹,化痰止咳;
預知子:疏肝理氣,活血止痛,除煩利尿;
梅花:開郁和中,化痰,解毒;
功勞木: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前胡:發表鎮痛,降氣化痰;
配方中,首烏藤,龍齒,纈草為安神藥主要用于鎮神安神,清熱除煩,蟾酥,麝香用于解毒止痛,開竅醒神,又配以黃皮核,預知子,梅花,功勞木用于理氣消食,散結消脹,活血止痛,疏肝理氣,調和諸藥。
本發明以疏肝理氣、靜氣凝神為治則,多種藥材組合協同,主要用于理氣消食,散結消脹,活血止痛,疏肝理氣,解毒止痛,開竅醒神,鎮神安神,清熱除煩,對抑郁癥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臨床觀察:
(1)臨床資料
本發明人于2005年至今,對427例體癬患者進行臨床觀察治療,其中,男269例,女158例,年齡17到58歲。
(2)治療方法
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5g,飯后服用。根據患者病情輕重計算治療時間,輕度患者服用10~15天左右,重病患者連服20~60天即可痊愈。
(3)療效判定標準
療效標準參照《中醫病癥判斷療效標準》中有關療效標準。
治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實驗室檢查正常。
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試驗室檢查各相關指標接近正常水平。
有效:臨床癥狀減輕,試驗室檢查各相關指標有所改善,體征有改善。
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或加重。
(4)臨床結果
臨床治愈387例(90.63%),顯效25例(5.86%),有效13例(3.04%),無效2例(0.47%),總有效率為99.53%。
本發明配制簡單,吸收效果好,藥效持續時間長,療效顯著,無副作用,安全性高,生產成本低,有利于病患及時減輕病狀。
(四)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未經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3836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吞服膠囊及其用途
- 下一篇:一種水包油型復方頭孢噻呋納米乳抗菌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