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腕帶及腕帶式管理終端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37410.2 | 申請日: | 2014-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001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曉初;胡永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中芯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7/00 | 分類號: | G06K7/00;G06Q10/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陽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應圣義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腕帶式 管理 終端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可穿戴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腕帶及腕帶式管理終端系統。
背景技術
在實際應用中,經常需要對特定人員進行定位、監護和管理。例如:在 監獄,需要對在押犯人進行監管,防止在押犯人越獄出逃。為了便于對目標 對象,包括被監護和監管對象,進行監護、監管,目前,通常在目標對象的 手腕或者腳腕上佩戴一個監控裝置,實現對目標對象及時有效的監控、監管。 近年來,以電子標簽無線定位為主的安防監控系統已在監獄、看守所、勞教 所單位展開了一些試點,但是在試點過程中,發現目前的電子標簽存在著一 些很明顯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由于電子標簽技術的限制,目前應用于犯 人腕帶的無線信號發射距離和信號強度都受到很大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腕帶及腕帶式管理終端系統,能有效地對 監獄內部人員進行監控。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腕帶,包括:控制單元、人體監控 單元、標簽定位單元、信號發射單元、第一天線和第二天線,第二天線的傳 輸距離大于第一天線的傳輸距離,所述控制單元與人體監控單元、信號發射 單元相連接,所述第一天線與標簽定位單元相連接,用于接收定位信號并產 生定位反饋信號,所述第二天線與信號發射單元相連接,所述信號發射單元 利用第二天線發出定位反饋信號和人體監控單元獲得的人體監控信號。
可選的,所述腕帶的表帶為導電表帶,所述導電表帶與信號發射單元相 連接,所述導電表帶作為第二天線。
可選的,所述導電表帶為金屬表帶或內部有導電材料條的非金屬表帶, 當所述導電表帶為金屬表帶,所述金屬表帶與信號發射單元相連接,所述金 屬表帶作為天線;當所述導電表帶為內部有導電材料條的非金屬表帶時,所 述導電材料條的數量為一條或至少兩條,所述導電材料條作為天線。
可選的,所述導電材料條為寬度大于或等于0.5厘米的不銹鋼金屬條。
可選的,包括兩條導電表帶,每一條導電表帶的一端與信號發射單元相 連,且兩條導電表帶的另一端通過導電連接結構相連接,使得兩條導電表帶 相連接后形成天線。
可選的,所述導電連接結構為金屬防拆扣。
可選的,還包括第三天線,當導電表帶被非法斷開導致第二天線斷開時, 啟動第三天線,利用第三天線發出第一報警信號。
可選的,還包括報警單元,所述報警單元與控制單元相連接,當報警單 元產生主動報警信號后,所述信號發射單元利用第二天線或第三天線發出主 動報警信號。
可選的,所述第一天線為125kHz天線,所述第二天線為433MHz天線。
可選的,還包括13.56MHz線圈和對應的射頻芯片,利用所述腕帶實現消 費一卡通功能。
可選的,還包括GPS芯片,利用GPS芯片向外發送GPS定位信號。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腕帶式管理終端系統,包括:腕帶,無線閱 讀器、周界定位器、后端服務器,所述周界定位器、無線閱讀器設置于監獄 各個房間、通道內,所述周界定位器向腕帶發出定位信號,所述腕帶接收到 定位信號后發送定位反饋信號到無線閱讀器;所述腕帶還發出人體監控信號; 所述無線閱讀器用于接收腕帶發出的人體監控信號和定位反饋信號,并發送 到后端服務器進行處理,獲取監控人的身體狀況和位置。
可選的,所述周界定位器設置于監獄各個房間、通道的門口和監獄的必 經通道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
所述腕帶采用包括兩種天線,第一天線用于標簽定位,第二天線用于定 位反饋信號、人體監控信號、報警信號傳輸,第二天線的傳輸距離大于第一 天線的傳輸距離,由于在監獄中標簽定位需要非常精確的定位,因此第一天 線所對應的傳輸較短,而為了不遺漏腕帶發送的定位反饋信號、人體監控信 號、報警信號,第二天線的傳輸較長,可以有多臺無線閱讀器獲得相應的定 位反饋信號、人體監控信號、報警信號,有效滿足監獄監控的需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腕帶的電學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腕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的腕帶式管理終端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 的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中芯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杭州中芯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3741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