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循環使用的石墨烯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35704.1 | 申請日: | 2014-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297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省業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錦繡水源商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31/04 | 分類號: | C01B3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循環 使用 石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循環使用的石墨烯。
背景技術
石墨烯是由單層碳原子以?sp2?雜化方式鍵合形成的具有六方點陣蜂窩狀結構的納米碳材料,屬于一種新型的二維晶體材料。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光學透過性以及特殊的力學特性和電子學特性,在能源存儲、透明導電器件、復合材料以及光電子器件等領域都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因此,石墨烯目前已成為材料學、物理學和化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內的研究熱點。
石墨烯的制備方法主要包括機械剝離法、化學氣相沉積法、氧化插層再還原法以及液相剝離法。其中機械剝離法和化學氣相沉積法均可以獲得高質量的石墨烯,然而產率低,目前這兩種方法主要用來為理論研究提供所需的石墨烯樣品。氧化插層再還原法是目前大批量生產石墨烯的主流方法,但是由于氧化過程中結構的破壞,這種方法很難得到高質量的石墨烯產品。液相剝離法是?2008?年?Coleman?等人在?NatureNanotechnology3,563-568(2008)?中首次報道的一種制備高質量石墨烯的方法,其原理是在合適的溶劑中,利用超聲能量對石墨片層進行解離,獲得?1-10?個原子層厚度的石墨烯。與其他方法相比,液相剝離法是一種有望大批量制備高質量石墨烯的方法。然而,研究表明,溶劑剝離法制備石墨烯的產率與溶劑的關系很大,一般選擇?N-2-?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甲酰胺(DMF)等高沸點的有機溶劑,存在難以去除殘留溶劑的問題。另外,即使選擇合適的溶劑,單純的溶劑剝離產率一般很低,進一步提高剝離產率需要添加無機鹽、堿或表面活性劑等,也存在除雜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擬開發一種適合于常用溶劑、特別是低沸點、易去除溶劑,且產率高,工藝簡單的液相剝離方法,這對于高質量石墨烯的大量制備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循環使用的石墨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可循環使用的石墨烯,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數的物質:氟化石墨13-27份,六溴水散體11-23份,甲基丙烯基環己烯13-28份,石英沙10-14份,甲醇份15-36份,石墨75-80份,丁酰檸檬酸三正己酯5-8份,偏苯三酸壬基己基酯15-27份,粉煤灰1-5份,苯甲酸一縮乙二醇酯50-77份,水78-80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工藝簡單,可在多種極性溶劑中進行,所得石墨烯質量好,且用作輔助剝離的石墨烯量子點可循環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可循環使用的石墨烯,包括下列重量份數的物質:氟化石墨13份,六溴水散體11份,甲基丙烯基環己烯13份,石英沙10份,甲醇份15份,石墨75份,丁酰檸檬酸三正己酯5份,偏苯三酸壬基己基酯15份,粉煤灰1份,苯甲酸一縮乙二醇酯50份,水78份。
實施例2
一種可循環使用的石墨烯,包括下列重量份數的物質:氟化石墨27份,六溴水散體23份,甲基丙烯基環己烯28份,石英沙14份,甲醇份15-36份,石墨80份,丁酰檸檬酸三正己酯8份,偏苯三酸壬基己基酯27份,粉煤灰5份,苯甲酸一縮乙二醇酯77份,水80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錦繡水源商貿有限公司,未經青島錦繡水源商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3570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太陽能保暖安全帽
- 下一篇:一種腰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