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子篩脫水系統以及分子篩脫水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432941.2 | 申請日: | 2014-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479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小林;張平利;李紹奇;劉革;鐘家柱;劉玉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金星壓縮機制造有限公司;四川金星石油化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四川恒重清潔能源成套裝備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26 | 分類號: | B01D53/26;B01D53/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許澤偉 |
| 地址: | 610036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子篩 脫水 系統 以及 工藝 | ||
1.分子篩脫水系統,包括至少兩組并聯的吸收塔(1)以及相應的濕氣進氣管路(2)、干氣排氣管路(3)、再生氣冷吹管路(4)、再生氣加熱管路(5)和再生氣回氣管路(6);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濕氣進氣管路(2)上的氣體噴射器(7);所述氣體噴射器(7)具有第一入口端(71)、第二入口端(73)和氣體出口端(72);其中,第一入口端(71)與濕氣進氣管路(2)的上游連接,氣體出口端(72)與濕氣進氣管路(2)的下游連接,第二入口端(73)與上述再生氣回氣管路(6)的下游末端(61)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篩脫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濕氣進氣管路(2)經過氣體噴射器(7)后分別與吸收塔(1)的進氣端(11)連接;所述干氣排氣管路(3)的上游分別與吸收塔(1)的出氣端(12)連接;所述再生氣冷吹管路(4)的上游連接到干氣排氣管路(3)的下游上,其下游分別與吸收塔(1)的進氣端(11)連接;所述再生氣加熱管路(5)的上游分別與吸收塔(1)的出氣端(12)連接,其下游分別與吸收塔(1)的進氣端(11)連接;再生氣回氣管路(6)的上游分別與吸收塔(1)的出氣端(12)連接;在上述各管路中均設置有相應的控制閥門(8);在再生氣加熱管路(5)中設置有加熱器(51);在再生氣回收管路(6)中依次串連的設置有冷卻器(62)和氣液分離器(63)。
3.如權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分子篩脫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為三個。
4.采用上述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分子篩脫水系統的分子篩脫水工藝,其特征在于:位于氣體噴射器(7)上第一入口端(71)上游的濕氣進氣管路(2)內的原料濕氣的氣壓不低于3M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金星壓縮機制造有限公司;四川金星石油化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四川恒重清潔能源成套裝備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四川金星壓縮機制造有限公司;四川金星石油化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四川恒重清潔能源成套裝備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3294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