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羊肚菌雜交菌的菌核培養方法及其在菌種制備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32139.3 | 申請日: | 2014-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7065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2-01 |
| 發明(設計)人: | 秦小波;張樹梅;張國珍;高繼海;時小東;彭天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秦小波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A01H4/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1238 | 代理人: | 黎祖琴 |
| 地址: | 610065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羊 雜交 菌核 培養 方法 及其 菌種 制備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羊肚菌菌種制作和菌核培養技術,特別涉及一種優化的菌絲雜交融合操作技術、菌核的高效培養方法及其在菌種制備的應用。
背景技術
羊肚菌Morchella?esculenta?(L.)?Pers?隸屬于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羊肚菌屬(Morchella),是國際著名的珍貴食用菌,世界暢銷,是中國主要出口到法國等歐洲國家的食用菌產品。并且隨著德、法、意、美等國家對羊肚菌的需求量增大,其價格不斷攀升。
羊肚菌最早記載于《本草綱目》,在我國利用的歷史悠久。現代科學發現羊肚菌中富含蛋白質、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特別是多種稀有氨基酸(如順-3-氨基-L-脯氨酸、2-氨基異丁酸、2,?4-三氨基異丁酸等)、礦質元素(鉀、磷、鎂、鈣、鐵、鋅、銅、錳等)?和多種維生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古酸、泛酸、葉酸、吡哆醇、生物素、抗壞血酸、VB12)?等成分賦予了羊肚菌獨特的風味和營養價值,成為國際餐飲中的高檔食材。并且,羊肚菌食藥同源,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羊肚菌能夠補腎、補腦、壯陽、提神、降血脂、抗腫瘤等作用。另外,羊肚菌可用于泡酒原料,其液體發酵培養物又可用于調味品的生產等,故其在食品、保健品、醫藥化工等多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目前,中國出口的羊肚菌大多采于自然野生,其遠遠不能滿足國內與國際市場的需求,并且野生資源的過度采集造成其產量急劇減少,極大破壞了羊肚菌的生物多樣性。因此,羊肚菌的人工或半人工栽培技術一直是國際食用菌研究的熱點,栽培試驗偶有成功,但其重復性差,出菇不穩定,至今不能進行成熟的商業化栽培。
多年的科學研究表明,在羊肚菌的生活史中,菌核的形成是生長子實體(即出菇)?的必經階段,而使用雜交菌絲培養出的菌核進行大田中栽培實驗最易生長出子實體。實踐生產中發現,人工培育羊肚菌菌種時缺乏規范統一且科學高效的菌種雜交方法,并且在菌種制作過程中培養條件的不適宜性經常導致菌種不形成菌核或者菌核消失,造成羊肚菌減產甚至絕收,這是目前羊肚菌(半)人工栽培試驗不穩定的兩個重要原因。
提供一種優化、高效的羊肚菌雜交菌的菌核多產、穩產培養方法以及雜交菌種制作技術,是本發明力圖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就是針對羊肚菌制種過程中的雜交效率不高、栽培試驗中菌核形成不穩定的不足,提供一種羊肚菌雜交菌的菌核培養方法,該方法操作簡便、集約、快捷,菌絲雜交效率高,保障了羊肚菌融合菌絲的獲得;進一步根據羊肚菌的生長發育習性,設計了低溫、微堿性的培養環境,能夠大量培養出羊肚菌菌核,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羊肚菌大田栽培的成功出菇。
本發明的技術目的是通過如下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羊肚菌雜交菌的菌核培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不同羊肚菌菌株來源的菌絲塊交叉接種于平板培養基的周邊,待菌絲雜交形成融合菌絲時,將融合菌絲轉接于微堿性培養基,并于低溫黑暗條件下培養,得到羊肚菌雜交菌的菌核。
優選的,本發明中,微堿性培養基的pH?值為7.5-8.5,低溫暗黑條件下培養的培養溫度為10-15℃。培養基pH過高或過低都會降低菌絲生長速度以及減少菌核的形成數量。溫度過低影響菌絲生長速度,溫度過高不利于形成菌核。
采用培養基pH7.5-8.5,培養溫度10-15℃的環境,有利于羊肚菌形成更多穩定的菌核體,減少了以往羊肚菌培養過程中的菌核不形成或者菌核消失退化現象,進而降低了農業損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秦小波,未經秦小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3213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