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金屬軟磁微粉精細鱗片化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431646.5 | 申請日: | 2014-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095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7 |
| 發明(設計)人: | 戴少銀;陽開新;瞿衛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鎮江寶納電磁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F1/00 | 分類號: | B22F1/00;H01F1/20;H01F4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徐瑩 |
| 地址: | 21221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屬 軟磁微粉 精細 鱗片 化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精細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金屬軟磁微粉精細鱗片化裝置。
背景技術
鱗片狀金屬軟磁微粉是一種非常薄、厚度小于1μm的金屬粉末,是制作柔性電磁干擾波吸收鱗片的磁性原料,該柔性磁片優先采用在射頻識別(RFID)技術的電子標簽、電磁兼容(EMC)或抗電磁干擾(EMI)等領域。
初步扁平化裝置可將磁性金屬粉末壓制成鱗片狀金屬微粉,但是對于體積和尺寸要求更高的柔性磁片必須將初步扁平化的鱗片狀材料進一步精細化處理的更薄,要求厚度在0.6μm以下。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金屬軟磁微粉精細鱗片化裝置,可將初步扁平化的鱗片狀金屬軟磁微粉進一步精細化處理成更薄的0.6μm以下。
技術方案:一種金屬軟磁微粉精細鱗片化裝置,包括罐體、一根橫向延伸在罐體內的動力軸、呈螺旋狀固定在動力軸的一組柱銷、濾板和置于罐體內的耐磨球,所述濾板豎直固定在所述罐體一側,含有金屬粉末的料液從與所述濾板相對的另一側進料口進入罐體,所述動力軸帶動所述柱銷高速旋轉,料液中的金屬軟磁顆粒與所述耐磨球混合撞擊摩擦扁平化后通過所述濾板后流出。
優選的,所述耐磨球是由氧化鋯制成的圓珠體,直徑為0.4~0.6mm;該結構的耐磨球之間碰撞產生研磨力,可將顆粒狀物料輾壓、擠壓、壓延輥扁成鱗片狀。
進一步,所述罐體外設置循環冷卻水套,以帶走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熱量,防止碾磨介質因溫度過高導致蒸發損失。
優選的,所述動力軸上均布了18根向所述濾板方向傾斜且與動力軸呈75°夾角的柱銷;柱銷以動力軸為中心徑向均勻分布,旋轉時會產生一個軸向分力,使料液向濾板方向流動。
進一步,所述濾板上均勻開有長方形的孔隙,寬度不大于耐磨球直徑,長度小于鱗片狀金屬軟磁微粉的長度;橢圓狀的金屬軟磁顆粒隨料液進入罐體后,經耐磨球碾磨壓扁,形成厚度小于0.6μm的扁平狀,符合該尺寸要求的跟隨料液從濾板通過流出,還未加工完全的繼續留置在罐體內充分與耐磨求接觸加工。
進一步,所述動力軸和柱銷均由耐磨合金鋼制成,熱處理硬度HRC65,以增加耐磨性,提高使用壽命。
為了便于裝卸耐磨球和清洗耐磨球,所述罐體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有進球口和出球口。
優選的,所述罐體的縱剖面為圓形,所述罐體長度與縱剖面直徑的長徑比為1.5:1;在該結構的罐體中,能保證在旋轉柱銷足夠大的沖力帶動下,金屬顆粒有充分的空間與耐磨球接觸碾壓,增加鱗片化的行程,提高扁平效率。
有益效果:本發明罐體中的耐磨球在高速旋轉的動力軸上的柱銷攪動下與物料進行撞擊碰砸,將顆粒狀或圓球狀的金屬軟磁微粒壓延成片狀,如此反復進行,物料被迫發生規范性變形,加工效率高、鱗片化程度高、一致性好,適用于經過初步扁平化的金屬軟磁微粉材料,精細化處理成一致性較好、厚度在0.6μm以下的鱗片狀,也可滿足圓球形及其他形狀的金屬軟磁顆粒壓延成扁平狀的加工要求,用于其它易碎顆粒的超精細研磨需要(如鐵氧體制粉行業、納米材料行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所述實施例。
實施例:一種金屬軟磁微粉精細鱗片化裝置包括罐體2、端蓋4、動力軸5、軸承6、罐蓋7、冷卻套8、柱銷11和濾板12。如圖1所示,罐體2內放置若干由氧化鋯制成耐磨球,球體直徑為0.5mm。罐體2的縱剖面為圓形,罐體的長度與縱剖面直徑的長徑比為1.5:1,左右兩側分別用罐蓋7密封,其中,沿左側邊豎直的固定有過濾板12,過濾板12與左側罐蓋7之間留有縫隙13,具體的,濾板12上開有寬度不大于耐磨球直徑、長度小于鱗片狀金屬軟磁微粉長度的長方形孔隙。動力軸5橫向貫穿于罐體2、濾板12及罐蓋7,通過端蓋4中的軸承6支承,端頭用端蓋4密封。動力軸5上均布了18根向濾板12方向傾斜且與動力軸5之間形成75°夾角的柱銷11,動力軸5和柱銷11均由耐磨合金鋼制成,熱處理硬度HRC65。罐體2外包覆冷卻套8,通過進水口15、出水口10通入循環冷卻水17,用于降低罐體2內物料溫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鎮江寶納電磁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鎮江寶納電磁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3164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