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治療尿毒癥的中藥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30477.3 | 申請日: | 2014-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471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9 |
| 發明(設計)人: | 田麗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田麗華 |
| 主分類號: | A61K36/756 | 分類號: | A61K36/756;A61P13/12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255400 山東省淄***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治療 尿毒癥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尿毒癥的中藥。
背景技術
尿毒癥即慢性腎衰竭,是指各種腎臟病導致腎臟功能漸進性不可逆性減退,直至功能喪失所出現的一系列癥狀和代謝紊亂所組成的臨床綜合征,簡稱慢性腎衰。慢性腎衰的終末期即為人們常說的尿毒癥。尿毒癥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各種晚期的腎臟病共有的臨床綜合征,是慢性腎功能衰竭進入終末階段時出現的一系列臨床表現所組成的綜合征。尿毒癥不是一個獨立的病,而是一組臨床綜合征。慢性腎衰的終末階段,腎臟的三大功能喪失,出現一系列癥狀和代謝紊亂,從而形成尿毒癥。尿毒癥的診斷并非只看血肌酐的水平,還要綜合上述各個系統的臨床表現。
中醫認為,尿毒癥是因腎炎等疾病遷延不愈,久病必於,久病入絡,腎絡淤阻,腎單位壞死,腎小球硬化使腎臟萎縮而無法分清降濁,氣血淤滯,血液中的肌酐、尿素氮、尿酸值不斷升高,而尿量不斷減少,尿色清白無味,應該留在血液中的蛋白丟失到尿液里,應該從尿液里排出的毒素卻留在血液里。中醫認為,脾腎虛為尿毒癥發病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根據每個病人的病情輕重程度、體質、性別、年齡、飲食習慣以及地域、治療時間等的不同,靈活性地處方用藥,通過整體調理提高患者體質,增強防病抗病能力。同時,中醫注重對病人進行心理疏導,幫助病人認識和適應疾病;并取得患者家人的配合,指導病人活動、鍛煉以及飲食、生活起居,觀察病情變化,自測并記錄血壓、體重等變化,注意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及早治療。通過飲食調養的方式也可達到治病防病的目的。因此,針對慢性腎衰的食療方,在治療尿毒癥時也可以配合使用,如黃芪薏米粥、鯉魚冬瓜湯、冬蟲夏草煲老鴨等。中西醫結合治療能起到明顯的協同作用,有助于鞏固療效,減少病情復發。
本發明所涉及藥材研究現狀如下:
黃柏【別名】黃檗、元柏、檗木【來源】本品為蕓香科植物黃皮樹Phellodendron?chinense?Schneid.或黃檗Phellodendron?amurense?Rupr.的干燥樹皮。前者習稱“川黃柏”,后者習稱“關黃柏”。剝取樹皮后,除去粗皮,曬干。【性味】苦,寒。【歸經】歸腎、膀胱經。【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于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辟),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鹽黃柏滋陰降火。用于陰虛火旺,盜汗骨蒸。【用法用量】3~12g。
麻葉繡球果【來源】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繡球繡線菊的果實。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piraea?blumei?G.Don采收和儲藏: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干。【性味】辛,微溫。【歸經】脾;胃經。【功能主治】理氣和中。主脘腹脹痛。【用法用量】內服:研末3g。
黃耆【別名】戴糝(《本經》),戴椹、獨椹、蜀脂、百本(《別錄》),王孫(《藥性論》),百藥綿(侯寧極《藥譜》),綿黃耆(《本草圖經》),黃芪(《綱目》),箭芪(劉仕廉《醫學集成》),土山爆張根(《新疆藥材》),獨根(《甘肅中藥手冊》),二人抬(《遼寧經濟植物志》)。【來源】?豆科植物黃耆或內蒙黃耆等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凈泥土,切去根頭部及支根,曬干后分別打捆。或曬至六、七成干,捆成小捆,再曬干。【性味】甘,微溫。【歸經】入肺、脾經。【功能主治】生用: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治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炙用:補中益氣。治內傷勞倦,脾虛泄瀉,脫肛,氣虎血脫,崩帶,及一切氣衰血虛之證。【用法用量】內服,15-25g。
響鈴草【別名】野花生(《中國植物志》),荷豬草、黃花野百合(《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馬響鈴(《滇南本草整理本》),鈴鈴草、腎氣草(《四川中藥志》),響鈴子(《中國藥植圖鑒》),小狗響鈴、假地豆、地響鈴、野豌豆、馬小蓮、野毛豆(《云南中草藥選》),馬鈴草、響亮草、荷承草(江西《草藥手冊》)。【來源】為豆科植物假地藍的全草或帶根全草。夏季采收,曬干,或切段曬干。【性味】苦微酸,寒。【歸經】《滇南本草》:“入肺。”【功能主治】斂肺氣,補脾腎,利小便,消腫毒。治久咳痰血,耳鳴,耳聾,夢遺,慢性腎炎,膀胱炎,腎結石,扁桃腺炎,淋巴腺炎,疔毒,惡瘡。【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g-50g;或燉肉。
佩蘭【別名】蘭草、澤蘭、圓梗澤蘭、省頭草。【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佩蘭Eupatorium?fortunei?Turcz.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分兩次采割,除去雜質,曬干。【歸經】歸脾、胃、肺經。【功能主治】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發表解暑。用于濕濁中阻,脘痞嘔惡,口中甜膩,口臭,多涎,暑濕表癥,頭脹胸悶。【用法用量】3~9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田麗華,未經田麗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3047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