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清熱解毒組合物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429787.3 | 申請日: | 2014-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227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國勇;龔家強;李永鋒;陶玲云;傅汝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博士海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1/09 | 分類號: | A23L1/09;A61K36/72;A61P31/00;A61P29/00;A61P11/04;A61P11/14;A61P11/10;A61P1/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紅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珊 |
| 地址: | 530000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青***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清熱解毒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保健食品領域,涉及一種以天然植物為原料加工成組合物的方法,具體涉及一種清熱解毒組合物。
背景技術
人們在經常進食煎炸或高熱量食物,或工作壓力過大的時候,會導致身體出現諸如咽喉腫痛、口色生瘡、痰熱咳嗽、便秘、小便短赤和青春痘等上火癥狀,目前市場上的清熱解毒藥物有中藥和西藥兩種,西藥成分的清熱解毒藥具有見效快和服食方便的特點,但是西藥所含成分復雜,容易產生其他的副作用,且西藥口感苦澀,不利于服食;而由中藥制備而成的清熱解毒藥物具有制備繁雜、制成湯劑不利于攜帶保存、服用不方便和苦味重等缺陷,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發明內容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成分簡單、有效、制備簡單、攜帶服食方便和口感好的清熱解毒組合物。
本發明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清熱解毒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和重量份數:
石蘿藦????????????5-10份
魚鱗菜????????????5-15份
心葉冷水花?????3-8份
甘草???????????????10-30份
羅漢果????????????15-35份
冰糖???????????????5-20份。
以上所述的石蘿藦,又名:五來、水楊柳、南石蘿藦、假了刁竹和滿草等,拉丁名:Pentasacme?championii?Benth,屬石蘿藦屬。分布于我國的湖南、廣東、廣西、云南地區,可全株藥用,據醫學文獻記載,性:苦,涼,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用于肝炎,風火眼痛等癥狀。
以上所述的魚鱗菜,又名:百能葳、異芒菊、假麥菜草,拉丁名:Blainvillea?acmell.?(L.?)?Philipson,屬百能葳屬。分布于我國的廣東、海南、廣西及沿海島嶼、云南等地,一年生草本。據醫學文獻記載,性:甘辛,涼。入肺、肝二經,具有祛風解表、潤肺止咳等功效,主治:外感風熱、肺癆久嗽、咯血等癥狀,用法:內服:煎湯。
以上所述的心葉冷水花,拉丁名:Pilea?basicordata?W.?T.?Wang?ex?C.?J.?Chen,屬冷水花屬,分布于我國的廣西地區,據醫學文獻記載,性:苦、澀,涼。入肝、心二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等功效,主治:癰疽瘡瘍,無名腫毒,燒燙傷,疥瘡,疥癬,跌打損傷,筋斷骨折,瘀血腫脹,腰肌扭傷等癥狀,用法:內服:煎湯。
以上所述的甘草,別名:甜草根、紅甘草、粉甘草,拉丁名: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甘草喜陽光充沛,日照長氣溫低的干燥氣候。甘草多生長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主要分布于新疆、內蒙古、寧夏、甘肅;家種甘草主產在新疆、內蒙古、甘肅的河西走廊,隴西的周邊,寧夏部分地區。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藥材,是一種補益中草藥。藥用部位是根及根莖,根與根狀莖粗狀,藥材性狀根呈圓柱形,長25~l00cm,直徑0.6~3.5cm。外皮松緊不一,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里面淡黃色。根莖呈圓柱形,表面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甘草含有多種化學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目前為止從甘草中分離出的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異甘草甙、新甘草甙、新異甘草甙、甘草素、異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異甘草醇、7-甲基香豆精、傘形花內酯等數十種化合物。西醫藥理發現,甘草劑有抗炎和抗變態反應的功能,因此在西醫臨床上主要作為緩和劑。緩解咳嗽,祛痰,治療咽痛喉炎。甘草還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精制糖果、蜜餞和口香糖,甘草浸膏及甘草甜素對某些藥物中毒、食物中毒、體內代謝產物中毒都有一定的解毒能力。解毒作用的有效成份為甘草甜素,解毒機制為甘草甜素對毒物有吸附作用,甘草甜素水解產物葡萄糖醛酸能與毒物結合,以及甘草甜素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增強肝臟的解毒能力,甘草次酸有明顯的中樞性鎮咳止咳平喘的作用,此外甘草甜素、甘草次酸鹽尚有抗炎癥及抗過敏、抗肝損傷、抗促癌、抗菌、抗艾滋病毒(甘草甜素)作用,甘草性味:甘、平、無毒、微涼,歸經:入脾、胃、肺經,醫學驗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和抗心律失常等功效,可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等癥狀。用法:內服:煎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博士海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西博士海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2978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螺旋微調地板銑刀
- 下一篇:一種車用平衡支架打孔工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