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剝蝕面溝谷油藏的識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29702.1 | 申請日: | 2014-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1695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2-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鵬飛;楊振峰;于群達;楊春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V1/28 | 分類號: | G01V1/28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1119 | 代理人: | 胡泳棋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剝蝕 溝谷 油藏 識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剝蝕面溝谷油藏的識別方法,屬于石油勘探開發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地層沉積過程中,剝蝕面由于長期受到風化、剝蝕、沖刷、充填,常常形成充填有儲集層的溝谷,如果上覆蓋層條件良好、地層傾角適當,當有油氣運移至溝谷時,便可以形成剝蝕面溝谷油藏。
前人針對剝蝕面溝谷油藏開展的研究并不多,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技術方法。在現有的專利中,有些是根據測井曲線分析來識別井孔中的油藏,有些是通過分析古構造與生烴期的匹配關系來識別油藏有利區,有些是采用地震波分析、反演等技術手段來識別油藏。
專利《一種逐步識別低滲復雜巖性油藏中的油層和水層的方法》(申請號:201310098085.7)提出根據多種測井曲線來逐步識別出井中可能存在的油藏。專利《基于生烴期古構造的油藏有利區的識別方法》(申請號:201310064704.0)提出通過分析生烴期古凸起(斜坡)構造或古油氣的運聚動力來尋找油藏有利區。專利《一種利用轉換橫波地震資料進行流體識別的方法及裝置》(申請號:200910160018.7)公開了一種利用轉換橫波地震資料進行流體識別的方法。專利《一種疊前反演的薄層含油氣性識別方法》(申請號:201110384347.7)提出應用反演算法識別薄層的含油氣性。
在具體的石油勘探工作中,有時由于剝蝕面上下地層的波阻抗差異極大,使得在剝蝕面上形成一個極強的地震反射同相軸;如果剝蝕面上的溝谷較淺、溝谷中充填的地層較薄,溝谷油藏形成的地震反射波將會很弱,并且隱蔽在剝蝕面的強反射同相軸中。對于這種特殊情況下的溝谷油藏,目前還沒有一套完整成熟的技術方法來對其進行準確識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剝蝕面溝谷油藏的識別方法,以在剝蝕面上識別出溝谷油藏。
本發明一種剝蝕面溝谷油藏的識別方法,該識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追蹤剝蝕面的同相軸,以形成剝蝕面的一個地震層位;
2)追蹤位于剝蝕面上方且距離剝蝕面較近的一個連續穩定的同相軸,以形成一個參考地震層位;
3)以所形成的參考地震層位為基準面,對該基準面進行拉平,使剝蝕面地震層位恢復到古地貌狀態,并根據古地貌狀態下的剝蝕面地震層位的形態確定所存在剝蝕面溝谷位置;
4)對沿著剝蝕面所在同相軸范圍內平行于剝蝕面的曲面的地震數據進行頻譜分解,以得到各曲面的頻率混合圖;
5)將得到的各曲面頻率混合圖與已鉆井油藏的頻率情況進行比較,篩選出與已鉆井油藏頻率情況較為符合的頻率混合圖;
6)將篩選出的頻率混合圖覆蓋顯示在剝蝕面古地貌的三維可視化圖件上,從確定的溝谷位置中識別出油藏區域。
所述步驟3)中是采用三維可視化技術觀察古地貌狀態下的剝蝕面地震層位的形態來確定溝谷位置的。
所述步驟4)中可采用的頻譜分解方法為傅立葉變換、S-變換、時間-頻率連續小波變換、連續小波變換或連續小波包變換。
所述步驟4)是將每個沿層頻譜分解后的數據劃分成多個不同頻率段,分別用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頻率段,顏色強度與能量強度成正比,將不同顏色混合顯示,從而形成頻率混合圖。
所述步驟6)中是通過調整不同頻率段的頻率范圍及能量權重,篩選出與已鉆井油藏情況較為符合的頻率混合圖。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追蹤生成剝蝕面地震層位和參考地震層位,以參考地震層位為基準面執行拉平處理,使剝蝕面地震層位恢復到古地貌狀態,確定溝谷位置;沿著剝蝕面所在同相軸范圍內的平行于剝蝕面的曲面提取頻譜分解數據,對三個不同頻率段的能量進行混合顯示;調整三個頻率段的頻率范圍及能量權重,篩選出與已鉆井油藏情況較為符合的頻率混合圖;將頻率混合圖覆蓋顯示在剝蝕面古地貌三維可視化圖上,在溝谷中識別出可能的油藏區域。本發明簡單易行,能夠有效的提高油藏的識別率,特別是對于剝蝕面上的溝谷較淺、溝谷中充填的地層較薄的地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中追蹤的剝蝕面地震層位及參考地震層位示意圖;
圖2是以參考地震層位為基準面進行拉平處理的地震層位示意圖;
圖3是剝蝕面古地貌三維立體圖;
圖4是剝蝕面頻率混合圖;
圖5是剝蝕面頻率混合圖與古地貌三維可視化圖像覆蓋顯示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297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紅豆多酚含量的測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