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自平衡電動兩輪車的懸掛減震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429408.0 | 申請日: | 2014-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4991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2-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沈林;方繼勇;陳養(yǎng)彬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上海新世紀機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K25/04 | 分類號: | B62K25/04;B62K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華祺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事務所31247 | 代理人: | 劉衛(wèi)宇 |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浦東新***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平衡 電動 兩輪車 懸掛 減震 裝置 | ||
1.一種自平衡電動兩輪車的懸掛減震裝置,所述自平衡兩輪電動車包括車身和一對車輪;所述車身包括車身本體、與車身本體相連的基座以及設置在車身本體上的一對踏板,所述的一對車輪分別安裝在所述基座的兩側(cè),所述的一對踏板分別位于所述一對車輪的兩側(c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懸掛減震裝置由一對懸掛減震機構(gòu)組成,該一對懸掛減震機構(gòu)分別設置于所述基座的兩側(cè);
每一懸掛減震機構(gòu)包括一對相互平行且相對設置的上連桿、一對相互平行且相對設置的下連桿、一上連桿支座和一氣彈簧;所述的一對上連桿分別位于所述上連桿支座的前側(cè)和后側(cè),每一上連桿的桿身與該上連桿支座固定連接;一對上連桿與一對下連桿相互平行、且長度相等;該一對上連桿的一端以及一對下連桿的一端均鉸接于所述的基座,該一對上連桿的另一端和一對下連桿的另一端均鉸接于與該一對上連桿處于基座同一側(cè)的輪胎的輪轂上;
所述氣彈簧的下端與所述上連桿支座鉸接,氣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的基座鉸接。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懸掛減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連桿與所述基座的鉸接點為O點,上連桿支座對氣彈簧的作用力F1的作用線至O點的距離為L1,路面對與該上連桿位于基座同一側(cè)的車輪的支持力F2的作用線至O點的距離為L2;與該上連桿位于基座同一側(cè)的踏板所受到的壓力F3的作用線至O點的距離為L3;
所述的氣彈簧的最小工作負荷F1min滿足以下公式:F1min>(F3×L3-F2×L2)/L1;其中:F3=W1/2,W1為預設的人體重量值;F2=(W1+W2)/2,W2為所述自平衡電動兩輪車的重量值。
3.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懸掛減震裝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上連桿的桿身與所述的上連桿支座連為一體。
4.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懸掛減震裝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車輪的輪轂包括輪轂本體以及固定設置在該輪轂本體上的下連桿支座,該一對上連桿的另一端和一對下連桿的另一端均鉸接于該下連桿支座上。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上海新世紀機器人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上海新世紀機器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29408.0/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