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包括余熱利用的活性炭熱解析方法及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27293.1 | 申請日: | 2014-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90388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19 |
| 發明(設計)人: | 魏進超;李俊杰;張震;謝琛;陶衛忠;魯健;李咸偉;李俊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0/34 | 分類號: | B01J20/34;B01J2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11394 | 代理人: | 唐曙暉,劉明芳 |
| 地址: | 410007***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包括 余熱 利用 活性炭 解析 方法 及其 裝置 | ||
1.包括余熱利用的活性炭的熱解析方法,該方法包括:
1)將在脫硫、脫硝裝置的活性炭吸附塔中從燒結煙氣中吸附了包括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二惡英在內的污染物的活性炭從吸附塔的底部轉移到活性炭解析塔的加熱區中,其中脫硫、脫硝裝置包括活性炭吸附塔和解析塔,和其中解析塔具有上部的加熱區和下部的冷卻區;
2) 在利用助燃風機將空氣輸送到加熱爐的燃燒室的進風口的情況下,高爐煤氣或焦爐煤氣在流過一個換熱器被預熱之后被輸送到加熱爐的燃燒室中燃燒,從燃燒室中排出的高溫廢氣或高溫熱風G0流過加熱爐尾部的一個溫度調節區被調節溫度而變成具有400-500℃的熱風G1,熱風G1經由管道被輸送到解析塔的加熱區的熱風入口,輸入加熱區內的熱風G1與在該加熱區中向下移動的活性炭進行間接熱交換而降溫,然后將已降溫的熱風G1’從加熱區的熱風出口排出;
3) 在解析塔的加熱區中活性炭與作為加熱氣體的熱風G1進行間接熱交換而被加熱或升溫至活性炭解析溫度T1,導致活性炭在該T1溫度下進行解析、再生;和
4) 在上部的加熱區中已進行解析、再生的活性炭經由一個中間的緩沖區進入到下部的冷卻區中,同時由冷卻風機將常溫空氣G2從解析塔冷卻區的冷風入口通入到解析塔的冷卻區中,與在冷卻區中向下移動的活性炭進行間接熱交換來冷卻活性炭,從解析塔的冷卻區的冷卻風出口排出冷卻風或冷卻空氣G2’;
其特征在于:從解析塔的加熱區的熱風出口所外排的熱風G1’的全部或至少主要部分被分成兩股熱風氣流,即熱風氣流1和熱風氣流2,兩者按照5-20 : 80-95的體積比,其中一股熱風氣流1被輸送到處于加熱爐上游的換熱器中用于預熱高爐煤氣或焦爐煤氣,另一股熱風氣流2被輸送到加熱爐尾部的溫度調節區中與從燃燒室排出并進入該溫度調節區的高溫熱風G0進行混合而被調節溫度至400-500℃,因此形成混合的熱風G1,該熱風G1經由管道被輸送到解析塔的加熱區的熱風入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的熱解析方法,其中:
從燃燒室中排出的高溫廢氣或高溫熱風G0流過加熱爐尾部的一個溫度調節區被調節溫度而變成具有410-480℃的熱風G1;
另外,所述另一股熱風氣流2被輸送到加熱爐尾部的溫度調節區中與從燃燒室排出并進入該溫度調節區的高溫熱風G0進行混合而被調節溫度至410-480℃。
3.燒結煙氣的脫硫、脫硝方法,該方法包括:
1) 燒結煙氣被輸送到包括活性炭吸附塔和解析塔的一種脫硫、脫硝裝置的活性炭吸附塔中,與從吸附塔的頂部輸入的活性炭進行接觸,使得包括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二惡英在內的污染物被活性炭吸附;
2) 將在脫硫、脫硝裝置的活性炭吸附塔中從燒結煙氣中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從吸附塔的底部轉移到具有上部的加熱區和下部的冷卻區的一種活性炭解析塔的加熱區中;
3) 在利用助燃風機將空氣輸送到加熱爐的燃燒室的進風口的情況下,高爐煤氣或焦爐煤氣在流過一個換熱器被預熱之后被輸送到加熱爐的燃燒室中燃燒,從燃燒室中排出的高溫廢氣或高溫熱風G0流過加熱爐尾部的一個溫度調節區被調節溫度而變成具有400-500℃的熱風G1,熱風G1經由管道被輸送到解析塔的加熱區的熱風入口,輸入加熱區內的熱風G1與在該加熱區中向下移動的活性炭進行間接熱交換而降溫,然后將已降溫的熱風G1’從加熱區的熱風出口排出;
4) 在解析塔的加熱區中活性炭與作為加熱氣體的熱風G1進行間接熱交換而被加熱或升溫至活性炭解析溫度T1,導致活性炭在該T1溫度下進行解析、再生;和
5) 在上部的加熱區中已進行解析、再生的活性炭經由一個中間的緩沖區進入到下部的冷卻區中,同時由冷卻風機將常溫空氣G2從解析塔冷卻區的冷風入口通入到解析塔的冷卻區中,與在冷卻區中向下移動的活性炭進行間接熱交換來冷卻活性炭,從解析塔的冷卻區的冷卻風出口排出冷卻風或冷卻空氣G2’;和
6) 將冷卻的活性炭轉移到以上步驟(1)的活性炭吸附塔的頂部中;
其特征在于:從解析塔的加熱區的熱風出口所外排的熱風G1’的全部或至少主要部分被分成兩股熱風氣流,即熱風氣流1和熱風氣流2,兩者按照5-20 : 80-95的體積比,其中一股熱風氣流1被輸送到處于加熱爐上游的換熱器中用于預熱高爐煤氣或焦爐煤氣,另一股熱風氣流2被輸送到加熱爐尾部的溫度調節區中與從燃燒室排出并進入該溫度調節區的高溫熱風G0進行混合而被調節溫度至400-500℃,因此形成混合的熱風G1,該熱風G1經由管道被輸送到解析塔的加熱區的熱風入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2729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