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受有機氯代烴污染地下水的三級修復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25515.6 | 申請日: | 2014-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506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9 |
| 發明(設計)人: | 鐘曉梅;唐曉聲;姚凱;李海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上田環境修復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C02F1/20;C02F1/72;C02F1/78;C02F101/36;C02F103/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鐘山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李小靜 |
| 地址: | 21302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機 氯代烴 污染 地下水 三級 修復 方法 裝置 | ||
1.一種受有機氯代烴污染地下水的三級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逆流熱吹脫、曝氣氧化和深度吸附三級處理,其具體實現步驟如下:
1)首先將受污染地下水從抽提井中抽取出來,經過濾器過濾后送至熱吹脫曝氣氧化塔上部的熱吹脫段中,35℃~50℃、250~300mmAq的熱風由熱吹脫曝氣氧化塔底部送入,熱風在熱吹脫段與受污染地下水接觸完成逆流熱吹脫過程,控制氣水比為10~15;
2)經逆流熱吹脫處理后的地下水向下落入熱吹脫曝氣氧化塔下部的曝氣氧化段內進行間歇式曝氣操作,每曝氣15~30分鐘,通入氧化劑3~10分鐘,塔內氣壓控制在常壓;
3)經曝氣氧化處理后的地下水進入有序介孔液相吸附塔中,完成深度吸附處理,處理后的地下水進行取樣檢測,當氯代烴污染物去除率≥90%時視為檢測合格,則打入回灌井回灌至地下水層,如檢測不合格則返回熱吹脫曝氣氧化塔再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受有機氯代烴污染地下水的三級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熱吹脫曝氣氧化塔的頂部出氣經生物活性炭納米鐵吸附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受有機氯代烴污染地下水的三級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氧化劑為雙氧水、臭氧、硫化亞鐵或過氧化鈉中的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受有機氯代烴污染地下水的三級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塔內氣壓通過減壓閥控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受有機氯代烴污染地下水的三級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有序介孔液相吸附塔中的吸附介質采用的是有序介孔炭或有序介孔氧化硅中的一種,其比表面積不小于20%.、孔體積不小于50%.、孔徑范圍5~10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受有機氯代烴污染地下水的三級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檢測合格的地下水在回灌前先送入暫存池中暫存。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受有機氯代烴污染地下水的三級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炭的比表面積為600~800m2/g。
8.一種受有機氯代烴污染地下水的三級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提井、回灌井、監測井、熱吹脫曝氣氧化塔、有序介孔液相吸附塔、鼓風機、太陽能加熱器和氧化劑儲罐,回灌井、抽提井和監測井沿著地下水的流向呈一字順序排列,熱吹脫曝氣氧化塔的出水口經有序介孔液相吸附塔、暫存池與回灌井相連;鼓風機的出口經太陽能加熱器連接熱吹脫曝氣氧化塔的進風口,所述進風口經管路還與氧化劑儲罐相連;所述熱吹脫曝氣氧化塔的出氣口與生物活性炭納米鐵吸附罐相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受有機氯代烴污染地下水的三級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熱吹脫曝氣氧化塔包括塔體,塔體內由上至下依次設有除沫折流罩、噴淋頭、熱吹脫段、溢流槽和曝氣氧化段,其中熱吹脫段內設有若干層由液體分布器和填料組成的復合反應層,所述曝氣氧化段內設有一組曝氣氧化裝置;所述噴淋頭與塔體上的進水口相連通,塔體頂部設有出氣口,塔體底部設有曝氣進口和出水口。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受有機氯代烴污染地下水的三級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氧化裝置中設有主布氣管和支布氣管,支布氣管分三層連接在主布氣管上,支布氣管每層布設三根,各層支布氣管交叉錯開布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上田環境修復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上田環境修復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2551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