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以納米級鋅粉或錳粉為成孔物質的多孔聚酰亞胺薄膜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24279.6 | 申請日: | 2014-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940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黃思玉;桂柳成;劉慶業;黃孫息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J9/26 | 分類號: | C08J9/26;C08J5/22;C08L79/08;C08G73/10;H01M2/16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唐智芳 |
| 地址: | 541004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納米 鋅粉 物質 多孔 聚酰亞胺 薄膜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聚酰亞胺薄膜,具體涉及一種以納米級鋅粉或錳粉為成孔物質 的多孔聚酰亞胺薄膜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動力鋰離子電池具有高放電容量、大電流充放電等特點,這就要求要求 動力鋰離子電池隔膜必須薄并且在高溫時具備良好的機械性能(即熱穩定 性)。聚酰亞胺由于具有耐高溫、耐有機化學腐蝕和對環境友好等特點,其多 孔薄膜材料作為動力鋰離子電池的隔膜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而多孔聚酰亞 胺薄膜作為電池隔膜的研究成為當今的一個熱點。
公開號為CN101000951A、CN101665580A的發明專利均公開了一種多孔聚 酰亞胺膜的制備方法,即使用非揮發性有機溶劑(如液體石蠟或礦物油、環 氧大豆油等)作為成孔物質,與聚酰胺酸混合制備聚酰胺酸-成孔物質復合薄 膜,然后加熱亞胺化得到聚酰亞胺-成孔物質復合薄膜,最后使用相轉移方法 去除成孔物質得到納米聚酰亞胺多孔薄膜。上述方法制備的納米多孔聚酰亞 胺薄膜雖具有較好力學性能,但由于方法中采用的成孔物質與聚酰胺酸并不 能互溶,也不能形成比較穩定的混合物,因而在聚酰胺酸固化過程中會產生 成物質團聚現象,影響多孔聚酰亞胺薄膜孔的均勻性或一致性。
公開號為CN102516582A、CN101659753A、CN101638490A、CN101645497A 和CN101656306A的發明專利以及美國專利US20100028779等公開的聚酰亞胺 薄膜的制備方法中,使用堿土金屬的氧化物、氫氧化物、碳酸化合物、堿金 屬的磷酸鹽、碳酸化合物及氫氧化鋁等材料作為成孔物質,預先制備聚酰亞 胺-成孔物質復合薄膜,然后使用相轉移方法去除成孔物質得到孔徑在50~ 300納米之間的多孔聚酰亞胺薄膜。這些無機成孔物質材料與聚酰胺酸能夠 形成均勻的復合薄膜,致使得到的多孔聚酰亞胺薄膜納米孔分布均勻、微觀 結構良好,但所得多孔薄膜的力學性能欠佳,具有陶瓷般的脆性,不能卷曲、 彎折。
為了提高多孔聚酰亞胺薄膜的力學性能,研究人員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如公開號為CN102582138A、CN?1O2203174A、CN102844362A的發明專利,采 用多層聚酰亞胺薄膜的方法(即把具有合適孔徑(0.01~5微米)但力學性 能欠佳的多孔聚酰亞胺薄膜涂覆在力學性能較好的大孔聚酰亞胺薄層(起支 架功能)上面),以達到改善多孔薄膜材料的力學性能,但這種方法明顯增加 了薄膜的厚度。另外,公開號為CN103383996A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使用 可溶性聚酰亞胺和無機成孔物質制備多孔聚酰亞胺薄膜的方法,制備的多孔 聚酰亞胺薄膜孔徑均勻、力學性能良好,但所得薄膜材料在經過鋰離子電解 液的浸泡后力學性能會大幅降低,不適合作電池隔膜。
公開號為CN103132238A、CN?102383222A、CN103474600A、CN102251307A 及CN102754242A等專利均公開了使用靜電混紡的無紡織技術制備了聚酰亞 胺納米纖維薄膜,所得薄膜的力學性能良好,但很難兼顧孔徑微小和厚度又 薄的兩個方面的指標。
作為動力鋰離子電池隔膜的多孔聚酰亞胺薄膜,其孔隙要分布均勻、力 學性能良好且耐溶劑性能較佳,因此,使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多孔聚酰亞胺薄 膜不能滿足作為動力鋰離子電池隔膜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以納米級鋅粉或錳粉為成孔物質的 多孔聚酰亞胺薄膜的制備方法。由該方法制備的薄膜納米孔分布均勻、孔徑 均勻、力學性能良好且耐鋰離子電解液好。
本發明所述的以納米級鋅粉或錳粉為成孔物質的多孔聚酰亞胺薄膜的制 備方法,包括:將成孔物質均勻分散于聚酰胺酸溶液中,得到前驅體溶液, 所得前驅體溶液涂覆于基體表面,烘干后進行熱亞胺化,所得聚酰亞胺-成孔 物質復合薄膜置于刻蝕液中刻蝕除去成孔物質,洗滌,干燥后得到多孔聚酰 亞胺薄膜;其中,所述的成孔物質為納米級的鋅粉或錳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桂林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2427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穩定的聚乙烯材料
- 下一篇:一種生物基聚酰胺共聚物彈性體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