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牛皮癬的藥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23741.0 | 申請日: | 2014-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628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東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東海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 | 分類號: | A61K36/90;A61K36/8966;A61P17/06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華杰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盧玉恒 |
| 地址: | 541800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牛皮癬 藥物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具體是一種治療牛皮癬的藥物。
背景技術
尋常型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常見的具有特征性皮損的慢性易于復發的炎癥性皮膚病。初起為炎性紅色丘疹,約粟粒至綠豆大小,以后逐漸擴大或融合成為棕紅色斑塊,邊界清楚,周圍有炎性紅暈,基底浸潤明顯,表面覆蓋多層干燥的灰白色或銀白色鱗屑。輕輕刮除表面鱗屑,逐漸露出一層淡紅色發亮的半透明薄膜,稱薄膜現象。再刮除薄膜,則出現小出血點,稱點狀出血現象。白色鱗屑、發亮薄膜和點狀出血是診斷銀屑病的重要特征,稱為三聯征。
牛皮癬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病程較長,有易復發傾向,有的病例幾乎終生不愈。該病發病以青壯年為主,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況影響較大。臨床表現以紅斑,鱗屑為主,全身均可發病,以頭皮,四肢伸側較為常見,多在冬季加重。
中醫認為牛皮癬是氣血失和所致。氣血失和之根源在于臟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療效好、療程較短、成本低、無毒副作用的治療牛皮癬的藥物。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治療牛皮癬的藥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生地12-18份、苦參12-18份、梔子12-18份、板藍根12-18份、蒲公英8-12份、野菊花8-12份、桔梗8-12份、赤芍8-12份、當歸8-12份、貝母9-15份、土茯苓9-15份、地丁9-15份。
優選地,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為:
生地15份、苦參15份、梔子15份、板藍根15份、蒲公英10份、野菊花10份、桔梗10份、赤芍10份、當歸10份、貝母12份、土茯苓12份、地丁12份。
所述的原料藥在中藥店及市場有售。
本發明藥物的制備方法,可按常規方法煎成湯劑,具體方法為:按重量配比稱取各原料藥,加入5-10倍原料藥總量的水,用大火煮沸后文火煮10-20分鐘,過濾去渣,即得。
服用方法:每日二次,每次30毫升,一般6-8日即有效果。
本發明藥物也可制成丸劑、散劑或膠囊。
本發明中,各原料藥的功效如下:
生地:味甘、性寒,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生津、潤燥、滑腸、破瘀、生新、止痛、調經、金瘡瘀、涼血、止血、活血等功效。
苦參:味苦、性寒。歸肝、腎、大腸、小腸經、膀胱、心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利尿的功效。
梔子:味苦、性寒、無毒,歸心經、肝經、肺經、胃經、三焦經。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涼血解毒等功效。
板藍根:味苦、性寒,歸、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利咽之功效。
蒲公英:性甘,微苦,寒;入脾、胃、腎三經。具有化熱毒、消惡腫、散結核、解食毒、散滯清肺、利嗽化痰、散結消癰,養陰涼血的功效。
野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歸肺、肝經。具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消咳止痛、降低血壓、預防高血脂、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衰老等多種藥理活性的功效。
桔梗:味苦、辛、性平,歸肺經。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膿、利五臟、補氣血、補五勞、養氣等功效。
赤芍:味苦、性微寒,歸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祛瘀的功效。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的功效。
貝母:苦、甘,微寒。歸肺、心經。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開郁散結的功效。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經、肺經、脾經、腎經。具有清熱解毒、除濕通絡、開散降泄到的功效。
地丁:味苦、性寒、小毒,入心、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之效。
本發明治療牛皮癬的藥物選取12種天然中藥配伍,各原料藥協同作用起到清熱涼血、瀉火解毒、清熱燥濕、散結消癰、通徑舒洛、養氣調血、調和臟腑等作用,標本同治,對治療牛皮癬效果好,無毒副作用。而且其制備方法簡單、療程較短、服用方便,成本低,有效率達85%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內容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1:
一種治療牛皮癬的藥物,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
生地12份、苦參12份、梔子12份、板藍根12份、蒲公英8份、野菊花8份、桔梗8份、赤芍8份、當歸8份、貝母9份、土茯苓9份、地丁9份。按常規方法煎成湯劑口服。
實施例2:
一種治療牛皮癬的藥物,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東海,未經李東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2374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