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鉛焊錫合金、接合材以及接合體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421824.6 | 申請日: | 2014-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397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25 |
| 發明(設計)人: | 辻隆之;內田壯平;宇佐美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立金屬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23K35/26 | 分類號: | B23K35/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鐘晶;於毓楨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焊錫 合金 接合 以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鉛焊錫合金、接合材以及接合體,特別涉及Sn-Bi系無鉛焊錫合金、使用該無鉛合金的接合材以及由該接合材接合的接合體。
背景技術
作為含鉛焊錫的Sn-Pb系焊錫合金,其熔點適度(Sn-37質量%Pb的熔點為183℃)、浸潤性優異、價格也便宜。然而,由于使用了具有毒性的Pb,而且蠕變特性差,因此存在耐疲勞特性差這樣的問題。
另一方面,作為無鉛焊錫,代表性的有Sn-Ag-Cu系焊錫合金。與Sn-Pb系焊錫合金相比,其耐疲勞特性優異,然而由于含有高價的Ag,因此存在價格高這樣的缺點。此外,由于熔點也比Sn-Pb系焊錫合金高(Sn-3Ag-0.5Cu的熔點為220℃)且難以進行應力松弛,因此在熱膨脹率差別大的材料的接合(例如,Cu導體與金屬噴鍍Si等)中,在浸焊后的冷卻過程中容易使熱應力變大,從而存在部件破損這樣的問題。
作為與以往的含鉛焊錫相比熔點低的無鉛焊錫,有Sn-In系(Sn-51質量%In的熔點為120℃)以及Sn-Bi系(Sn-57質量%Bi的熔點為139℃)焊錫合金。Sn-In系焊錫合金的耐疲勞特性優異,然而由于較多地含有高價的In,因此價格非常高。因此,目前,在比含鉛焊錫的熔點低的無鉛焊錫中,能夠抑制成本的焊錫只有Sn-Bi系焊錫合金。
由于接合溫度的低溫化能夠降低焊錫接合時的熱應力,因此使抑制安裝基板的翹曲、高密度化、薄型化成為可能。而且,在耐熱差的部件的接合中是必須的要件。
作為Sn-Bi系焊錫合金,例如,在非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調查了以0.5質量%將Ag、Cu、Zn、Sb加至Sn-Bi共晶焊錫中時的斷裂伸長的結果。然而,如上所述,由于Ag的添加是成本上升的要因,因此不優選。此外,雖然Sb的添加在目前還未受到法規制約,但由動物實驗可知其比Pb的毒性強,應當極力避免對其的添加。
此外,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將Sn-Bi-Ni以及Sn-Bi-Cu-Ni作為基本組成,進一步添加選自Ge、Ga、P中的一種以上元素的焊錫合金來作為Sn-Bi系焊錫合金。就該焊錫合金而言,其特征在于,在焊錫接合部界面中形成有具有以NiAs型晶體結構為代表的六方最密填充結構(密排六方晶格)的金屬間化合物。
在專利文獻2中記載:通常,在銅以及銅合金與焊錫的界面中形成有Cu6Sn5金屬間化合物。Cu6Sn5在高溫下是六方晶,在低溫下轉變為斜方晶,從而成為裂紋的原因。為了防止該轉變,添加適量的Ni使界面化合物成為(Cu,Ni)6Sn5,由于六方晶在室溫下也穩定,因此難以產生裂紋。
然而,在添加P的情況中,由于Ni與P易于結合,因此存在界面中發揮作用的Ni消失而不能夠使界面化合物成為(Cu,Ni)6Sn5的問題。因此,在添加Ni的情況中,通常添加Ge、Ga而不添加P來作為用于氧化抑制的元素,由于Ge、Ga與In相同,是稀有金屬的一種,因此存在價格高這樣的問題。
現有技術文獻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微接合·安裝技術》,株式會社工業技術服務中心發行,2012年7月發行,635-641頁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3-744號公報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第2009/051255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同時提高耐疲勞特性并抑制翹曲的Sn-Bi系無鉛焊錫合金、使用該無鉛合金的接合材以及由該接合材接合的接合體。
解決課題的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無鉛焊錫合金、接合材以及接合體。
1.一種無鉛焊錫合金,其特征在于,含有20~60質量%的Bi、0.005~0.4質量%的Ni、0.001~0.1質量%的P、剩余部分的Sn以及不可避免的雜質,并且P/Ni質量比為1/4以下。
2.如上述1所述的無鉛焊錫合金,其特征在于,進一步添加3質量%以下的Cu。
3.如上述1或上述2所述的無鉛焊錫合金,其特征在于,進一步添加0.001~0.5質量%的Ti。
4.如上述1~3中任一項所述的無鉛焊錫合金,其特征在于,在與銅以及銅合金的焊錫接合部界面中形成(Cu,Ni)6Sn5金屬間化合物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立金屬株式會社,未經日立金屬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2182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