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低血壓的中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20350.3 | 申請日: | 2014-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626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月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月梅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9 | 分類號: | A61K36/8969;A61P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0179 遼寧省沈陽市***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低血壓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低血壓的中藥。
背景技術
一般無癥狀性低血壓可望通過飲食療法和體育鍛煉得以回升。若血壓長期低于正常值,并伴有倦怠、乏力、頭暈、心悸、心前區重壓感等癥狀,則需要配合藥物治療。本病屬于中醫的眩暈、虛芳、暈厥等范疇。
中醫認為低血壓與先天不足,后天失養,勞倦傷正,失血耗氣等諸多因素有關,在治療上,以補益氣血,升舉清陽,補元益腦為主。以往很長時期內,本領域對于低血壓尚缺乏較好的治療方式,西醫過去多采用注射高糖等方式來治療,雖能取得一些療效,但對人體卻存在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反應及副作用:中醫以往對低血壓尚無特效藥物,目前臨床一般采用藥典中的補中益氣丸來治療,但療效較差,治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療效好,藥源廣,無任何毒副作用的治療低血壓的中藥。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由下列原料制成:黃芪、鹿茸、茯苓、白術、陳皮、黃精、五味子、當歸、麥冬、紅參、阿膠、炙甘草、升麻、柴胡、桂枝。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本發明所述黃芪、鹿茸、茯苓、白術、陳皮、黃精、五味子、當歸、麥冬、紅參、阿膠、炙甘草、升麻、柴胡、桂枝重量份為:黃芪10-15份、鹿茸8-12份、茯苓11-15份、白術10-12份、陳皮7-12份、黃精10-16份、五味子12-18份、當歸15-20份、麥冬10-12份、紅參10-15份、阿膠10-15份、炙甘草11-16份、升麻10-12份、柴胡8-15份、桂枝10-16份。
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發明所述黃芪、鹿茸、茯苓、白術、陳皮、黃精、五味子、當歸、麥冬、紅參、阿膠、炙甘草、升麻、柴胡、桂枝重量份為:黃芪10份、鹿茸12份、茯苓11份、白術12份、陳皮7份、黃精10份、五味子12份、當歸18份、麥冬10份、紅參13份、阿膠10份、炙甘草15份、升麻12份、柴胡8份、桂枝16份。
另外,本發明原料還包括重量份為:人參7份、肉桂7份、焦三仙20份、雞內金20份。
本發明有益效果。
本發明中藥配制簡單、合理,療效好,藥源廣,無任何毒副作用。方中藥物重用人參為君,臣以黃茂、鹿茸,佐以夜苓、白術、陳皮、黃精、五味子、當歸、麥冬,使以甘草調和諸藥。本方一君、二臣、佐七、使一,共奏益氣升陽、滋陰養血的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由下列原料制成:黃芪、鹿茸、茯苓、白術、陳皮、黃精、五味子、當歸、麥冬、紅參、阿膠、炙甘草、升麻、柴胡、桂枝。
所述黃芪、鹿茸、茯苓、白術、陳皮、黃精、五味子、當歸、麥冬、紅參、阿膠、炙甘草、升麻、柴胡、桂枝重量份為:黃芪10-15份、鹿茸8-12份、茯苓11-15份、白術10-12份、陳皮7-12份、黃精10-16份、五味子12-18份、當歸15-20份、麥冬10-12份、紅參10-15份、阿膠10-15份、炙甘草11-16份、升麻10-12份、柴胡8-15份、桂枝10-16份。
所述黃芪、鹿茸、茯苓、白術、陳皮、黃精、五味子、當歸、麥冬、紅參、阿膠、炙甘草、升麻、柴胡、桂枝重量份為:黃芪10份、鹿茸12份、茯苓11份、白術12份、陳皮7份、黃精10份、五味子12份、當歸18份、麥冬10份、紅參13份、阿膠10份、炙甘草15份、升麻12份、柴胡8份、桂枝16份。
本發明原料還包括重量份為:人參7份、肉桂7份、焦三仙20份、雞內金20份。
一種治療低血壓的中藥臨床療效總結。
一般資料。
本發明中藥,臨床應用多年,治愈數十例低血壓患者,年齡最小者18歲,最大者50歲,病程最短者2年,最長者30年。所治病例血壓均低于90/60毫米示柱,并且伴有納差、倦怠、乏力、頭暈、心悸、心前區重壓感等癥狀。
二、診斷標準。
收縮壓低于90毫米示柱,舒張壓低于60毫米示柱。
三、服藥方法。
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分服,連續服用兩周為一療程,不愈者再服一療程。
四、注意事項。
忌食辛辣及寒涼食物,注意休息,睡眠充足,飲食注意增加營養。
五、治療效果。
多數患者服藥一療程后,血壓恢復正常,倦怠、乏力、頭暈、心悸等癥狀消失,少數患者需服用兩個療程治愈。
診斷標準,癥狀評分標準,療效判定及觀察方法。
病例選擇標準。
診斷、辯證標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月梅,未經李月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2035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抗風浪海參養殖網箱
- 下一篇:用于番茄收獲機上的果實分離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