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關節炎用的涂敷膏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20121.1 | 申請日: | 2014-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894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益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4 | 分類號: | A61K36/8964;A61K36/8994;A61K9/06;A61P19/02;A61K35/64;A61K35/56 |
| 代理公司: | 洛陽公信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羅民健 |
| 地址: | 47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關節炎 涂敷膏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領域用的藥物,具體的說是一種關節炎用的涂敷膏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關節炎泛指發生在人體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的炎性疾病,可分為數十種。我國的關節炎患者有1億以上,且人數在不斷增加。臨床表現為關節的紅、腫、熱、痛、功能障礙及關節畸形,嚴重者導致關節殘疾、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關節炎的藥物,即一種關節炎用的涂敷膏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產品為純中藥制劑,涂敷于關節處之后,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病痛并治愈關節炎。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關節炎用的涂敷膏,由組分A和組分B在使用時混合而成,按照重量比,所述組分A由螞蟻7-9份、熟地黃5-7份、五味子3-5份、5-6份皂角刺、防風7-9份、地龍8-9份、知母3-5份、黃芪3-5份和何首烏4-6份組成,組分B由白芍3-5份、桃仁1-3份、茄子根5-7份、野線麻葉13-15份、桑寄生4-6份、紅花9-11份和體積濃度為50-60%的酒精5-7份組成。
所述組分A中還含有4-6份土鱉蟲和3-5份青風藤,組分B中還含有3-5份薏苡仁和3-5份醋泡黑豆,所述醋泡黑豆為清洗過的黑豆在食醋中浸泡2-3天撈出瀝干后得到。
上述關節炎用的涂敷膏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照上述要求分別稱取組分A和組分B的各藥材,備用;
2)將組分A的各藥物放入煎藥容器內,并向其中加入藥材重量10倍的水,然后進行煎熬,煎熬時,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直至其中的水位降低為原水位的10-15%,然后,撈出其中的藥渣,得到藥液A,備用;
3)將步驟2)得到的藥渣烘干后研磨成細度不超過50目的細粉A,備用;
4)將組分B中除酒精外的各藥物放入煎藥容器內,并向其中加入藥材重量10倍的水,然后進行煎熬,煎熬時,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直至其中的水位降低為原水位的10-15%,然后,撈出其中的藥渣,得到藥液B,備用;
5)將步驟4)得到的藥渣烘干后研磨成細度不超過50目的細粉B,備用;
6)將步驟3)和步驟5)得到的細粉A和細粉B混合均勻,然后向其中加入藥液A和藥液B,加熱濃縮成膏狀物,再向其中加入稱量好的酒精,以文火加熱濃縮成膏狀物即制得產品,將該產品涂敷于患處,每隔兩到三天更換一次即可。
本發明所用藥材的藥理和藥性如下:
螞蟻:有補腎益精、通經活絡、解毒消腫之功效,主治腎虛頭昏耳鳴;失眠多夢;陽痿遺精;風濕痹痛;中風偏癱;手足麻木;紅斑性狼瘡;硬皮病;皮肌炎;癰腫疔瘡;毒蛇咬傷等;
熟地黃: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塊根,又名熟地黃或伏地,經加工炮制而成。通常以酒、砂仁、陳皮為輔料經反復蒸曬,至內外色黑油潤,質地柔軟粘膩。味甘、性溫,歸肝經、腎經;有補血滋潤、益精填髓之功效。主治:血虎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崩不止;肝腎陰虧;潮熱盜汗;遺精陽痿;不育不孕;腰膝酸軟;耳鳴耳聾;頭目昏花;須發早白;消渴;便秘;腎虛喘促;
五味子:味酸、澀,性寒;歸肺、大腸、腎經;有斂肺、止汗、澀腸、固精、止血、解毒之功效,主治肺虛久咳、自汗盜汗、久痢久瀉、脫肛、遺精、白濁、各種出血、癰腫瘡癤;
皂角刺:味辛,性溫。歸肺、肝經。主治癰疽腫毒,瘰疬,瘡疹頑癬,產后缺乳,胎衣不下,癘風等癥;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肝、脾經。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定搐之功效。主治外感表證,風疹瘙癢,風濕痹痛,破傷風等癥;
地龍:性寒、味咸,有清熱、平肝、止喘、通絡之功能。主治高熱狂燥,驚風抽搐,風熱頭痛,目赤、半身不遂等;
知母:屬清熱下火藥,性苦、甘,寒。歸肺、胃、腎經。主治:溫熱病、高熱煩渴、咳嗽氣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熱、虛煩不眠、消渴淋濁;
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肺、脾、肝、腎經。黃芪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用于治療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黃芪益氣補中,生用固表托瘡;
何首烏:味苦、甘、澀,性微溫;歸肝、腎經,有補益精血之功效;生用:解毒,截瘧,潤腸通便;主治血虛頭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腎陰虛之腰膝酸軟;須發早白;耳鳴;遺精;腸燥便秘;久瘧體虛;風疹瘙癢;瘡癰;瘰疬;痔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未經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2012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