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單端孢霉烯族毒素生物降解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19237.3 | 申請日: | 2014-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3251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3 |
| 發明(設計)人: | 趙麗紅;計成;馬秋剛;李笑櫻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A23K20/10;A23L5/20;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 地址: | 10019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單端孢霉烯族 毒素 生物降解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學領域和飼料添加劑領域,具體地說,涉及單端孢霉烯族毒素生物降解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單端孢霉烯族毒素對谷物的污染給人和家畜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脅。此類毒素主要由鐮孢菌、頭孢霉、漆斑菌、葡萄穗霉、木霉及其它霉菌產生,包括近150種化合物,可分成四個亞類,其中A類和B類最為重要。A類單端孢霉烯包括:T-2毒素、HT-2毒素、疣孢菌素(verrucarin,VER)、鐮孢菌酸(neosolaniol,NEO)和雙乙酸基藨草烯醇(DAS);B類單端孢霉烯包括:脫氧瓜萎鐮孢菌烯醇(DON)及其3-乙酰基或15-乙酰基衍生物、雪腐鐮孢菌烯醇(NIV)和鐮孢菌烯酮-X(Fusarenon-X,FX)。不同的鐮孢霉所產生的單端孢霉烯類霉菌毒素的化學結構不同,因此可以根據化學結構的不同將其進行區分。A類單端孢霉烯主要由擬枝鐮孢菌(F.sporotrichioides)和梨孢鐮孢菌(F.poae)產生,而B類單端孢霉烯則主要由黃色鐮孢菌(F.culmorum)和禾谷鐮孢菌(F.graminearum)產生。單端孢霉烯的基本化學結構是倍半萜烯,因其在C-12、C-13位上形成環氧基,故又稱12、13-環氧單端孢霉烯族化合物。
單端孢霉毒素族的靶器官是肝臟和腎臟,且大都屬于組織刺激因子和致炎物質,因而可直接損傷消化道黏膜。畜禽中毒后的臨床癥狀一般表現為食欲減退或廢絕,胃腸炎癥和出血,嘔吐,腹瀉,壞死性皮炎,運動失調,血凝不良,貧血和白細胞數量減少,免疫機能降低,降低生產性能,流產等。百奧明2012年全球霉菌毒素調查報告顯示,在全部樣品中,黃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嘔吐毒素、煙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A的陽性率分別為25%、46%、64%、56%和31%。與2011年的數據相比,鐮刀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嘔吐毒素、煙曲霉毒素)的發生率增高。調查顯示,嘔吐毒素是小麥中最為常見的霉菌毒素,在被測樣品中陽性檢出率為70%。
單端孢霉烯族毒素對畜牧業及人類產生如此嚴重的危害,因此自上個世紀單端孢霉烯族毒素被發現以來,科學工作者便不斷地研究該類毒素的預防和解毒、去毒方法。迄今為止已知的去除飼料中單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方法有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法。物理、化學脫毒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對于目前飼料業、養殖業而言均不適用。因其操作困難,且大批量的飼料及原料用此類方法無法進行,而且經化學脫毒處理后往往會降低飼料的營養品質和適口性,目前還沒有切實有效的防止飼料霉菌毒素污染的方法。微生物或生物酶因其反應的準確性、有效性和環保性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目前,能有效轉化單端孢霉烯族毒素的微生物不多,它們主要來源于動物胃腸道、土壤、植物等自然環境中。
King等(1984)首次報道了牛瘤胃液可降解嘔吐毒素,相同的代謝物被發現在鼠(Yoshizawa等,1983)和奶牛(Co te等,1986)的尿液和糞便中。等在1285份來自農場土壤、糧谷、昆蟲和其它來源的微生物培養物中,發現一種混合微生物能將DON轉化成3-酮-DON。Shima等在含有礦物鹽類的培養基中,以DON作為唯一的富集方法,從土壤樣品中分離得到土壤桿菌屬-根瘤菌屬菌株E3-39,在有氧條件下,該菌株將可降解DON。He等用以DON作為唯一碳源的無機鹽培養基,從土壤中分離得到一株塔賓曲霉NJA-1,經過兩周的孵化,該菌株能轉化94.4%的DON。
盡管一些實驗證實了動物腸道微生物能夠降解單端孢霉烯族毒素,但目前為止,能夠利用這些微生物生產制備能夠切實有效地去除飼料中單端孢霉烯族毒素的生物降解劑幾乎沒有,因此,尋找新的高效降解飼料中單端孢霉烯族毒素的菌株,優化并生產出高效降解單端孢霉烯族毒素的生物降解劑對于提高飼料利用率,確保畜牧業的安全生產和經濟效益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單端孢霉烯族毒素生物降解劑及其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本發明目的,本發明一株能夠高效降解單端孢霉烯族毒素的德沃斯氏菌(Devosia sp.)ANSB714,該菌從土壤中篩選出,現已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郵編100101,保藏日期2014年7月8日,保藏號CGMCC No.9428。所述單端孢霉烯族毒素包括但不限于雪腐鐮孢菌烯醇、疣孢菌素、脫氧瓜萎鐮孢菌烯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大學,未經中國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1923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蠟樣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下一篇:一種兒童玩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