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調理肝腫瘤的茶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16643.4 | 申請日: | 2014-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868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胡安然 | 申請(專利權)人: | 胡安然 |
| 主分類號: | A23F3/34 | 分類號: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211316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調理 腫瘤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藥食同源類配方食品技術領域,將現代生物科技研究成果、現代營養學理論及“藥食同源之中藥”的傳統中醫精髓理論相結合,是一種調理肝腫瘤的茶。
背景技術
肝癌成因:原發性肝癌病因及確切分子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認為其發病是多因素、多步驟的復雜過程,受環境因子雙重因素影響,流行病學及實驗研究資料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黃曲霉素、飲水污染、酒精、肝硬化、性激素、亞硝胺類物質、微量元素等都與肝癌發病相關,在我國HBV感染是工作發病的主要致癌因素,黃曲霉素和飲水污染則可能是最重要的促癌因素,而繼發性肝癌(轉移性肝癌)可通過不同途徑,如隨血液、淋巴液轉移或直接侵潤肝臟而形成疾病,對癌癥患者給予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的補充,有利于改善和糾正腫瘤患者的癌性惡液質,
“藥食同源”是中華原創醫學之中對人類最有價值的貢獻之一,這是中華原創醫學選擇食品最主要的標準,這個標準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的,中醫歷來強調“藥療不如茶療”,茶療成為現代人追求返璞歸真、健康飲食的最佳選擇,現代營養學和藥理學研究已經證實,藥食兩用中草藥中所含有活性多糖類、皂苷類、酚類等生理活性成分對機體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以食物為藥物具有以下幾大突出的優點:一、長期使用藥物治病往往會產生各種副作用和依賴性,而且還可能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影響,而食療相對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二、茶療使用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價格低廉,讓我們在日常用餐中便可達到調理的目的,這是昂貴的醫藥費所無法比擬的;三、茶物為藥還具有無痛苦的優點,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過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針、吃藥,甚至手術之苦;
?本人把“藥食同源”與“新資源食品”的中藥完美結合,將飲食與養生有機結合,以調理預防抵御腫瘤,本發明屬于藥食同源及新資源類配方茶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適用于腫瘤患者食用的茶,在繼承中醫精髓理論治病方法上,根據肝腫瘤體質特征,添加扁豆、薏苡仁、桃仁、甘草、金銀花、棗、木香、龍眼、酸棗仁、佛手、蘆根、香菇、陳皮、枸杞、山藥、茯苓、黃精多種藥食同源食材的提取物,起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調和肝脾、理氣化濁、降逆止嘔及抗癌和抑癌的功效,同時也能滿足腫瘤患者的營養需要,增強免疫功能,提高腫瘤患者對手術、放療、化療的耐受力,長期食用可以改善惡性腫瘤放療患者的伴隨癥狀,達到扶正培本、扶正祛邪,改善癥狀,提高患者免疫力和延長生存期的目的,是一種適合于惡性腫瘤及放療患者非治療目的茶。
發明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繼承中醫精髓理論治病方法上,采用?“藥食同源之中藥”復方的茶,具有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價格低廉的特點,且人們容易接受的一種調理肝腫瘤的茶。
發明內容?
???1,實現本發明目的一種調理肝腫瘤的茶其包括以重量計的下列組分:石斛1400g-1600g、冬蟲夏草900g-1100、蛹蟲草900g-1100g、扁豆900g-1100g、薏苡仁900g-1100g、山藥900g-1100g、蒲公英900g-1100g、山楂900g-1100g、決明子900g-1100g、金銀花900g-1100g、棗900g-1100g、玳玳花900g-1100g、龍眼900g-1100g、佛手900g-1100g、枸杞900g-1100g、蘆根900g-1100g、甘草900g-1100g、香菇900g-1100g、陳皮900g-1100g、茯苓900g-1100g、黃精900g-1100g、烏梅900g-1100g、葛根粉800g-1000g、菊花700g-900g、梔子700g-900g、馬齒莧700g-900g、枳椇子700g-900g、麥芽600g-800g、薄荷700g-900g、芡實500g-700g、黑芝麻600g-800g、黑豆600g-800g、蓮子600g-800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胡安然;,未經胡安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1664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泡桐花枸杞蜜的酮磷鈣多肽茶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茶葉萎凋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