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能效養殖池的水流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15814.1 | 申請日: | 2014-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707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03 |
| 發明(設計)人: | 朱浩;劉興國;顧兆俊;程果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3/00 | 分類號: | 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劉朵朵 |
| 地址: | 20009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能效 養殖 水流 控制 方法 | ||
1.一種能效養殖池的水流控制方法,所述能效養殖池分為養殖池和凈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養殖池四周設置有隔墻,連續獨立設置有多個,形成養殖區,在所述養殖區旁的水中設置有水流推進器,水流推進器提水形成水流后,水流進入凈化池,經過凈化池內的濾雜食性魚類濾食后,凈化后的水流經過從上向下安裝的進水閘口流進養殖區的各個養殖池,每個養殖池的底面從進水口一側到出水口一側按0.3%降坡設置,養殖池內的水體再由設置的排水管的溢水口溢流進設置在養殖池外的排水渠,排水渠的水體自流至水流推進器,再由水流推進器推至凈化池,形成一套自循環的能效養殖池;所述水流推進器設置在能效養殖池的一側,沿著水流推進器推進的水流的方向在凈化池的中間平行設置有一堵或多堵分隔墻,使水流從凈化池的一側進入,蜿蜒從另一側流出,增加水流在凈化池的停留時間,使整個能效養殖池系統形成大循環,所述進水閘口設置在每個養殖池的進水口,所述排水管包括設置在每個養殖池位于出水口一側的底部的一根橫管和與橫管連接的兩根向上彎起的豎管,向上彎起的豎管形成溢流管,且位于養殖池的隔墻之外,養殖池的排水通過溢流管的溢水口溢流進排水渠,所述排水管流速高于所述進水閘口流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效養殖池的水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設置在每個養殖池的進水口的進水閘口寬50cm,深50cm,進水閘口在正常運行條件下,用隔網插上,避免魚種逃逸,進水閘口在捕撈時期,用隔板隔上,便于放干魚池的水,方便起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效養殖池的水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養殖池包括三組,分別為魚苗養殖池組、小規格魚種養殖池組和成魚養殖池組,所述魚苗養殖池組和小規格魚種養殖池組之間有過魚設施,正常養殖條件下,過魚設施處閘板關閉,過魚時安裝有設置好的網目大小的隔網,所述成魚養殖池組在每個養殖池底部還設置有獨立的排污管。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能效養殖池的水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設置在池底下30cm,包括設置在池底下從排污口至出水口一側的橫管和與橫管兩端連接的向上的豎管,出水口一側的豎管出口設置在養殖池的隔墻外,所述排污口設置在養殖池的中央池底。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效養殖池的水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推進器的流量采用Q=1100m3/h,揚程H=2m,水流推進器運行6-8個小時后,完成整個系統一次完全交換;凈化池流速控制在t=0.052m/s,進水閘口寬50cm,深50cm,流量采用24m3/h-54m3/h,流速控制在0.027m/s-0.06m/s,所述排水管整體的直徑200mm,高度1.4m,防止水體倒流,排水管流速控制在0.11m/s-0.23m/s。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效養殖池的水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推進器設置在水面下1.4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1581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固著強度的錨體
- 下一篇:一種規模化肉鴨養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