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海洋附著生物的固體浮力材料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14223.2 | 申請日: | 2014-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517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優維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63/00 | 分類號: | C08L63/00;C08K13/06;C08K9/04;C08K9/02;C08K7/28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洋 附著 生物 固體 浮力 材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非金屬功能性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抗海洋附著生物的固體浮力材料。
背景技術
近年來,固體浮力材料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海洋浮標、石油開采隔水管和水下作業
潛器等海洋開發用設備。隨著人類對海洋的探索與開發越來越廣泛,對固體浮力材料的需
求量也越來越大。然而,現有固體浮力材料在長期使用的過程中,海洋附著生物(又稱海洋污損生物)會逐漸地生長附著到海洋浮標、石油開采隔水管等設備的表面,慢慢地使材料的重量增加,從而使其失去浮力作用。為了防止海洋附著生物,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設備表面涂覆上一層抗海洋附著生物的涂料,但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設備表面的抗污涂層會因碰撞、刮擦或海水浸泡等失效,固體浮力材料被附生而失去浮力作用,從而造成經濟上的損失。本發明針對現有固體浮力材料由于海洋生物附著而造成經濟損失的現象,經過不斷試驗研究,一方面采用表面引發聚合的方法,在空心玻璃微珠表面接枝上一層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與乙烯基吡啶的共聚物,既能改善空心玻璃微珠在環氧基體中分散性和相容性,又能使該共聚物側基中的環氧基團與環氧樹脂基體一起固化,達到增強固體浮力材料強度的目的;另一方面,該共聚物側基中的吡啶基團可作為一種配位基團,能夠穩定住具有抗菌、抗微生物作用的??銀納米顆粒,使銀納米顆粒均勻、穩定地分散在環氧基體中,使固體浮力材料自身具備長效的抗海洋附著生物的作用。經文獻檢索發現,目前尚沒有關于這種技術方案的報道。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抗海洋附著生物的固體浮力材料。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抗海洋附著生物的固體浮力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環氧樹脂100?份、經聚合物接枝改性和銀納米顆粒修飾的空心玻璃微珠25?~100?份、納米氧化物顆粒增強劑5-15份、流平劑1-5份、環氧增固劑1-5份、稀釋劑10?~20?份、固化劑50?~80?份、催化劑0.1?~3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具有抗壓強度高,高效抗海洋附著生物的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一種抗海洋附著生物的固體浮力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環氧樹脂100?份、經聚合物接枝改性和銀納米顆粒修飾的空心玻璃微珠100?份、納米氧化物顆粒增強劑5份、流平劑1份、環氧增固劑1份、稀釋劑20份、固化劑50份、催化劑3份。
實施例2,一種抗海洋附著生物的固體浮力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環氧樹脂100?份、經聚合物接枝改性和銀納米顆粒修飾的空心玻璃微珠75份、納米氧化物顆粒增強劑10份、流平劑3份、環氧增固劑3份、稀釋劑15?份、固化劑70?份、催化劑2份。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范圍內,作出的變化、改變、添加或替換,都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優維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青島優維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1422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